【摘 要】
:
目前,煤矿综掘工作面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滞后,煤矿综掘设备远程可视化控制,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有技术大多通过视频进行人工监测的煤矿设备远程控制技术,但是井下环境复杂,工况多变,人工监测无法满足常态化生产要求。VR技术具有建立融合人的感知和多种数字信息交互的多维空间的功能,可以为危险、复杂作业环境下的机械作业远程操控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借助虚拟仿真、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碰撞检测和远程操控等技术
【基金项目】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巡检机器人研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煤矿综掘工作面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滞后,煤矿综掘设备远程可视化控制,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有技术大多通过视频进行人工监测的煤矿设备远程控制技术,但是井下环境复杂,工况多变,人工监测无法满足常态化生产要求。VR技术具有建立融合人的感知和多种数字信息交互的多维空间的功能,可以为危险、复杂作业环境下的机械作业远程操控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借助虚拟仿真、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碰撞检测和远程操控等技术,对煤矿综掘工作面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完成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综掘设备数据驱动下的动态编程,建立煤矿综掘设备虚拟样机和煤矿井下场景,实现设备碰撞检测和远程虚拟操控,对提升危险环境生产监测及设备运行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虚拟远程控制系统中远程人员操控、决策依据少的问题,采集煤矿综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多源异构数据,通过数据级与决策级相结合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对综掘工作面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基于知识元理论对异构型数据进行特征级融合,为远程操控界面提供准确的数据。针对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碰撞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分级碰撞检测框架,分为初步检测与精确检测阶段。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基于优化二叉空间分割树法对虚拟空间进行剖分,确定需要进行碰撞检测的主要区域,再进入精确检测阶段,构建轴对齐包围盒与方向包围盒相结合的混合层次包围盒算法,对设备间的碰撞进行精确检测,在发生碰撞行为前进行预警,保障综掘工作面的安全运行。针对煤矿综掘设备远程控制系统无法达到操控人员临场控制效果的难题,运用Unity3D虚拟现实软件平台构建煤矿综掘设备三维可视化远程智能操控系统。开发数据通讯接口实现多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完成基于数据驱动的探测机器人动态编程,实现“虚实同动、数据驱动、碰撞检测、远程操控”的虚拟控制策略。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系统整体功能及性能进行验证。实验表明,系统能够在综掘工作面多源异构数据驱动下实现综掘设备与虚拟样机同步运动,可以对设备的碰撞行为进行远程的检测与预警,实现对煤矿探测机器人的远程虚拟操控。该研究为煤矿井下设备可视化远程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甚至消除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是我国煤矿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基于安全管理、精益管理以及系统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开展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研究,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指导、现实意义。以精益管理的方法和思想为指导,结合系统动力学的解决问题思路,将系统动力学运用到煤矿的精益化安全管理中,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精益化安全管理基础理论和动态体系进行了研究,构建煤矿精益
近年来,城市共享单车发展迅猛,具有绿色低碳、费用低廉、灵活机动等特点,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然而共享单车在改善交通、美化环境和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存在着投放过量、乱停乱放等问题。本文结合SPSS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统计分析中的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方差膨胀系数、单样本K-S正态分布检验等方法。对共享单车骑行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上海市摩拜共享单车的投放、配送、调度、
煤炭能源是我国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的绝对基础和重要支撑,随着我国多地煤矿逐渐进入深部高强开采阶段,伴随而来的诸多瓦斯动力灾害严重制约着矿井生产安全。本文以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煤层地质条件为原型,制备三种类型煤岩组合体模型,结合能量理论、分形理论开展了煤岩组合体单轴载荷条件下的力学及声发射特征实验,初步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利用自主研发的类煤岩材料试件定量化制备系统制作煤岩组合体试件,开展不同组合方
针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因养护不当自收缩导致的开裂而致使抗渗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包覆结构的缓释型引发剂,利用制备的缓释型引发剂在碱性环境下包覆结构破壁时间晚于水泥水化硬化时间的特点,使得水泥水化硬化反应先于缓释型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进行,实现了在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硬化反应完成并产生强度后,其体系内部的缓释型引发剂才开始破壁引发生成聚合产物,形成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封堵结构,从而提高了水泥
基于人眼视网膜的生物识别系统是一种模式识别系统,它根据一个人拥有的特定身体特征的特征源来识别一个人的眼睛视网膜图像。生物识别技术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用于人的身份识别的生物视网膜模式识别技术。生物模式视网膜识别是一种格式化的程序,它通过获取一个人的身体内部图像来提供对一个人的准确识别。人的视网膜是由细胞组成的非常微小的组织。为了提高生物识别的安全性,有必要利用人的视网膜图像进行识别。为了避免不法分
随着煤矿产业的发展,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智能化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由于矿井巷道中环境复杂,导致衰落因素众多,井下信道衰落模型建立较为复杂。本文提出一种深度学习方法搭建矿井无线信道衰落模型并对接收场强进行预测。本文将矿井下复杂的巷道环境抽象为理想的空直矩形巷道。主要对造成电磁波衰落的因子展开研究,如载波频率、井下巷道的不光滑程度、井下巷道的倾斜程度、通道内的煤尘散射、巷道内湿度以及收发距离。利用神经
针对韩城矿区桑树坪二号井3309运输巷围岩变形严重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3308工作面采动影响引起的3309运输巷围岩应力分布及塑性破坏范围进行综合研究并提出围岩控制方案进行了现场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得出在一次采动影响下靠近采空区侧煤柱支承压力峰值位于距巷道表面2.27m位置,巷道侧煤柱帮支承应力峰值位于距巷道表面2.04m处。下区段回采
在“城心双修”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地域文化空间的营造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城市雕塑是切入点,是城市地域文化空间展示的重要窗口。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形象、经济形象、环境形象的集中展示,其空间布局受到城市发展中历史人文、空间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国内有些城市盲目跟风,大量城市雕塑不合理布局和无序建设,一方面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品质降低,城市特色逐渐缺失,不合理的城市雕塑空间布局还会对城市公共资源造成浪
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时有发生,造成了较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说明企业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升煤矿生产效率,本文在分析事故致因理论,人因失误机理以及胜任力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矿工的安全胜任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人因失误的发生,进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提供了复杂和自动化的技术,以解决问题并提升性能。这对于医生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疾病的自动诊断并取得准确的诊断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医学图像分割用于在早期诊断各种疾病,同时不同种类医学图像的分割是医学图像分析的主要部分,例如分割肝器官或其他人体器官。如今,随着肝癌患者的增加,肝器官分割己经逐渐成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目前许多肝脏的自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