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流的大学不仅需要一流的师资,同样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加强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一般都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是有很大差异的,要想成为一个专业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以“专业”的要求来管理,并通过终身管理实践,习得高校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来实现管理人员在“专业”上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需要的是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时不能把人视为机器、工具,必须把尊重人的个性特点和人格尊严放在重要位置,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将发展其创造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管理人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试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哲学理念,来对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进行分析。目前,中国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除了体制、机制、意识形态、管理主体不同等原因外,还与不够重视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培养创造性的环境和政策、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真正地落实等有关,当然,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理念的普遍缺失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发达国家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较高,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为推进中国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从实际出发,确立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管理理念,这与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自身特点相契合。首先,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应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理念;其次,我们要通过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建立职业生涯培训体系来构建职业生涯管理体系,以促进管理人员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再次,我们要通过建立岗位分类管理制度、职员晋升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绩效薪酬管理制度等职业生涯管理配套制度,来保障管理人员的全面而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