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科手术是胃癌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的预后却难以令人满意。单纯手术治疗的胃癌复发率为60%,而有淋巴结转移者则高达80%。积极扩大手术范围,包括脾及网膜切除、积极的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有效地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或降低复发率。因此目前临床上对胃癌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然而不同胃癌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对治疗方案的反应不尽相同,治疗效果也参差不齐。因此寻找合适的分子标记物,指导胃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减轻患者的治疗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核苷酸还原酶亚基1(RRM1)是一种公认的抑癌基因,RRM1通过表达可增强G2期细胞监测功能,促进DNA损伤以后的修复和凋亡。TOP2 α是ATP依赖的对细胞起关键作用的水解酶和合成酶,在与DNA复制、染色体分离、染色质浓缩及基因表达等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胃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RRM1及TOP2 α的表达水平,从统计学角度分别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侵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了解胃腺癌组织中RRM1与TOP2 α表达水平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经我院病理科2名病理诊断专家独立诊断为胃腺癌的石蜡标本88例。并选取20例正常胃组织蜡块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RRM1与TOP2 α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侵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了解胃腺癌组织中RRM1与TOP2 α表达水平有无相关性。结果:RRM1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3.0%(73/88),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RRM1的阳性表达与胃腺癌患者的年龄(x2=0.352,P=0.553)、性别(x2=0.493,P=0.482)、肿瘤浸润深度(χ 2-0.007,P=0.933)、淋巴结转移(χ2=0.121,P=0.728)及远处转移(P=0.415)无关,而与临床分期(χ2=5.733,P=0.017)、肿瘤分化程度(χ2=7.740,P=0.021)存在相关性。胃癌分期越晚,RRM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越高;肿瘤分期早,RRM1的表达强度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RRM1的表达水平越高。TOP2 α阳性表达率为64.8%(57/88),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不表达。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x 2=0.008, P=0.927)、肿瘤细胞侵润深度(χ2=1.856, P=0.173)、有无淋巴结转移(χ2=0.030,P=0.863)、肿瘤分化程度(χ2=4.404,P=0.111)及胃癌临床分期(χ2=0.126,P=0.722)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χ2=3.928,P=0.047)及有无远处转移相关(χ2=4.368,P=0.037)。结果显示男性患者TOP2 α阳性表达率要高于女性患者,而有远处转移的患者TOP2 α阳性表达率要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RRM1和TOP2 α在胃腺癌组织中的水平具有中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0.60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表达式为:RRM1=3.908+0.675TOP2 α(r2=0.367,P<0.05),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RM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而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胃癌分期越晚,RRM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越高;肿瘤分期早,RRM1的表达强度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RRM1的表达水平越高。TOP2 α在胃腺癌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细胞侵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胃癌临床分期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及有无远处转移相关。男性患者TOP2 α阳性表达率要高于女性患者,而有远处转移的患者TOP2 α阳性表达率要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RRMl与TOP2 α都是在遗传物质复制、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酶类,两者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具有正相关性,为中度相关。检测胃腺癌组织中RRM1及TOP2 α的表达水平有助于确定诊断及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并且对胃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估计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