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脑梗死中医证型的标准化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依据其制定的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的内容,初步编译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临床验证,修订出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并对系统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使系统的自动诊断与人工确诊诊断高度吻合,最终研制出符合临床实际的脑梗死中医证型标准化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方法:1在“脑梗死中医证型的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已建立的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的内容,初步编译脑梗死中医证型标准化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2收集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病例112例,将病例资料输入已编好的程序中,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调试、完善和优化。3分析计算机自动诊断与人工初步诊断、人工确诊诊断(专家诊断)的吻合率,以人工确诊诊断为参考标准,不断修改原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同时修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诊断程序部分,最终制定出符合临床实际的、经过临床检验的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编译出使自动诊断高度符合人工确诊诊断的脑梗死中医证型标准化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结果:1本课题在以往课题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进一步研究,修订出了比较完善的、更加符合临床辨证实际的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2本课题把原课题脑梗死辨证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经过努力,成功编译出了脑梗死中医证型标准化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3本系统的病例证型自动诊断吻合率:以人工确诊诊断(专家诊断)作为为评判标准,本系统对所有病例的自动诊断吻合率为:精确吻合率74.11%,模糊吻合率99.11%,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目标。4本系统的单项证型总体吻合率:本系统对脑梗死五种证型(风瘀证、阴虚型、气虚型、火热型、痰湿型)中各单项证型自动诊断吻合率均较高,精确吻合率分别为:100%、91.07%、91.07%、95.53%、91.07%,平均93.75%;模糊吻合率平均达到99.82%,接近100%。5本系统的兼夹证型平均吻合率:对于兼夹证型,本系统自动诊断精确吻合率为68.17%,模糊吻合率为99.11%。可以看出,系统在兼夹证型的判断吻合率方面明显低于单项证型吻合率(93.75%),从而影响了整体的辨证精确吻合率(为74.11%)。此结论也符合临床辨证实际。如何提高系统在证型错综复杂时的诊断吻合率,使其更加智能化,是我们还要继续研究的目标。意义:经过临床资料验证,本系统的自动诊断与专家诊断吻合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医师对脑梗死进行中医辨证时的参考工具,能有效地避免误诊、漏诊,从而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率,并且为今后对脑梗死辨证标准化进行深入研究打下新的基础,为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