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疏肝活血法对慢性胰腺炎大鼠NF-κB、IL-1及SOD影响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胰腺炎(C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典型的病理改变为胰实质纤维化。当前已有研究表明抗纤维化是治疗CP的中心环节,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 B P50)和白介素1(IL-1)的表达及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抗胰腺纤维化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针对CP本虚标实的中医证候属性确立“健脾疏肝活血法”治疗法则,并在该法则指导下制定“胰泰复方”,进行实验研究;采用L-精氨酸分次腹腔注射建立脾虚型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这是一种病证结合的复合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光镜及酶联免疫分析法等技术检测CP时胰实质纤维化的相关调控因素NF-κ B P50、IL-1表达及血清SOD含量的变化,并揭示其在胰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同时观察“胰泰复方”对其干预机理,从组织形态学角度和分子水平揭示了该方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1.本实验运用L-精氨酸建立的大鼠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在症状、体征上符合脾虚证的典型表现;在形态学上符合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表明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成功。 2.HE染色结果显示:“健脾疏肝活血法”能使CP模型大鼠胰腺腺泡大部分恢复,胰腺小叶间纤维组织减少,该法能增强机体的纤维溶解能力,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有较强的恢复作用。 3.健脾疏肝活血法使CP模型大鼠NF-κ B P50的表达明显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该法能够阻断促炎因子的产生,抑制PSC的活化,减少NF-κ B P50的表达,使ECM的合成减少、降解增加,从而减轻其胰腺纤维化的程度。 4.健脾疏肝活血法能抑制CP模型大鼠IL-1的表达,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PSC的活化,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减少ECM的合成和释放,以减少α-SMA的表达,减少
其他文献
陕北地区低变质煤资源丰富,产量较大。低变质煤具有化学活性好、高挥发分、高发热量、无粘结性等特性,是低温干馏的理想原料。利用陕北低变质煤为原料进行低温干馏,得到半焦
20世纪30年代初,逻辑悖论研究的重心从集合论悖论逐渐过渡到语义悖论。浯义悖论及其消解问题的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悖论的定义、类型、性质、RZH
在阅读教学中 ,运用比较的方法 ,能更直观地理解作者的文章立意 ,用词的准确 ,布局谋篇的巧妙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比较阅读可以是同体比较 ,也可是异体比较 ,还可以改写
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文章对关键能力培养意义进行了全面阐述,制定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原则,从实践视角全面分析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内容和途径、关键能力培养方式
国会选举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安福国会一向是作为民初中国民主政治腐化与衰败的政治符号而存在的,更普遍地被学界认为是军阀玩弄强权与实力的一场政治游戏。综合
印度对于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自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就开始了,经历千年的传承演变逐渐势微,至元代时,汉传佛教的雕塑艺术已然衰落。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雕塑艺术在中国的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企业纷纷开始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毫无疑问,一则出彩的广告能够为产品的销售锦上添花。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为了宣传产品特性,吸引大众
[目的]探讨负载miRNA-27b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27b-Exos)对炎症环境下的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利用10 ng/ml白介素-1β(IL-1β)建立软骨细胞炎症环境模型,采
目的:通过对茅根地黄汤治疗儿童孤立性血尿(IH)的疗效观察,旨在探讨儿童孤立性血尿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的作用机理,为儿童孤立性血尿的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和疗效判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