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前伊斯兰时代基督教在阿拉伯半岛地区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基督教在阿拉伯半岛地区传播发展的历史背景、基本脉络与主要特征,梳理基督教向阿拉伯半岛不同区域传播进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探讨基督教的传播为阿拉伯半岛地区带来的诸多影响,从而归纳总结出基督教与阿拉伯半岛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互动,诠释了东西方文明互为融通的历史特征。正文包括三部分,共分九章。第一部分概述了基督教自诞生起在阿拉伯地区的发展轨迹,从传播动力、教义发展和演变特征三个角度入手,勾勒出基督教传入阿拉伯半岛前后所经历的重大变化。国家代替了使徒和教会,成为基督教向外传播的幕后推手;阿拉米文化与犹太传统、希腊哲学共同促成了基督教本土化的产生;基督教的城居属性成为其在阿拉伯半岛地区传播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瓶颈。第二部分记叙了基督教向阿拉伯半岛不同区域传播时面对的不同挑战。在阿拉伯半岛北部地区的传播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阿拉伯王国,分别是帕尔米拉王国、加萨尼王国和莱赫米王国。三个王国因所处时代不同、政治立场各异,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不同的政治土壤。在阿拉伯半岛中、东部地区的传播,主要面向的是众多阿拉伯游牧部落。在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长期对抗的大背景下,公元4至6世纪,先后出现了以坦努赫部落、肯德王国等部落王国为中心的拜占庭-阿拉伯部落联盟,并且经历了从正统派基督教向一性论派基督教的转变。与此同时,随着聂斯托利派教会体系在萨珊帝国的确立,阿拉伯东部及波斯湾沿岸地区也经历的从异教社会向基督教社会的转型。在阿拉伯半岛西南地区的传播主要围绕也门和纳季兰两大区域展开。公元4至6世纪,东非阿克苏姆王国基督教政权与也门地区希木叶尔王国犹太政权之间的对抗与妥协,最终导致了公元520年发生在纳季兰地区的基督徒大屠杀,这起事件间接导致了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势力的介入,从而为基督教在该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第三部分分析了基督教的传入对于阿拉伯半岛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基督教对阿拉伯半岛政治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阿拉伯基督教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基督教对于部落社会政治结构的改造,随着基督教在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的深入发展,基督教政权和基督徒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并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区域政治的发展,同时阿拉伯部落民众的身份认同也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发生着些许转变。基督教对于阿拉伯人精神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诗歌与宗教思想方面,通过对阿拉伯诗歌中基督教元素的分析,可以看到基督教并未真正走进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通过对哈尼夫思想产生宗教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到基督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土原生一神宗教思想的产生和完善。基督教对早期伊斯兰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督教对于先知穆罕默德的潜在影响和基督教对于早期伊斯兰教的影响。身处基督教发展相对繁盛的希贾兹地区,穆罕默德本人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影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基督教对于早期伊斯兰教教义的完善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前伊斯兰时代,基督教向阿拉伯半岛的传播是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历史现象。基督教在向半岛扩展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碰撞与融汇,深刻揭示了当时以半岛为核心、向北延伸至肥沃新月的广大阿拉伯地区频繁变动而又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形态。早期基督教在阿拉伯半岛的传播及地方化过程中,虽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并获得短暂繁荣,但终因受到当地固有的阿拉伯传统习俗、多元文化差异以及基督教内部教派分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在阿拉伯半岛形成宗教主导之势。但基督教无疑为该地区留下了丰厚的宗教遗产,诠释了东西方文明互为融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