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组分之一,是水体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与数量对于水体生态系统的演替和发展影响较大。水库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水动力学条件的变化,浮游植物的种属和数量通常会发生改变,甚至会出现“疯长”,并导致水华爆发。因此,掌握其变化特征对于水库的富营养防治以及实施生态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二期蓄水,水位线达到135m。蓄水后库区在枯水期水流显著变缓,坝前深水区断面流速比天然河道断面平均流速减小约10倍。水位、流速等水文要素的变化对三峡水库的浮游植物的影响是目前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论文通过对流速v、水温T、浊度、溶解氧DO、pH、溶解性总氮DTN、溶解性总磷DTP、Chla的监测,着重分析了不同流速下,藻类生长的各影响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建立了Chla与藻类生长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①各个流速下的Chla的变化均呈现相同的趋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②Chla达到峰值的时间大约为11d~15d。试验观察到藻类在初始DTN、DTP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并且没有外源营养盐补给时,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约为20~28d。③在动态与静态水温相差1~3℃范围内,当v≤0.08m/s时,Chla的量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v>0.14m/s时,Chla的量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说明流速在[0.08m/s,0.14m/s]之间,存在一个临界值v0。④3月份v=0.08m/s时Chla峰值最大,此时,藻量高峰期有足量营养盐(初始DTN2.250mg/L、初始DTP0.051 mg/L )、适宜水温(12~25℃)、较高水温(12~25℃)、光度(700~1800lx)、低流速(0.08m/s)。⑤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溶解性总磷与Chla的关联度最大,而在静态条件下,各指标与Chla的关系不定,随各个月份的具体情况而变化。⑥灰关联定权组合的数学模型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藻类生长模型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