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芍药属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价及芍药特异分子标记筛选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采自四川、云南、山东、浙江、安徽及新疆等地的50份芍药属植物为试验材料,运用ISSR和SRAP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在ISSR标记的基础上发现了两条可用于鉴别四川中江、浙江磐安和安徽亳州的栽培芍药的特异条带,将特异条带纯化回收、克隆、测序及验证,结果表明筛选的两个特异分子标记对不同地区栽培芍药具有鉴别能力。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ISSR标记:18条引物在20份牡丹组的材料中扩增出203条带,多态性条带138条,平均百分比为67.98%,Na、Ne、h和I的平均值分别为1.68、1.13、0.10和0.19;Gs值在0.600~0.995间,平均为0.829。30份芍药组的材料共扩增出283条带,多态性条带243条,平均多态百分比为85.99%,Na、Ne、h和I的平均值分别为1.85、1.20、0.14和0.24;Gs值在0.699~0.923间,平均为0.847。UPGMA聚类结果显示,该标记具有显著的鉴定作用,能将牡丹组和芍药组、野生资源和栽培资源、不同种之间及不同地区的栽培芍药明显区分开。其中最值得探讨的是,该标记明显将四川栽培芍药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地区栽培芍药不同的是四川栽培芍药具有不育的特性。且同一地域的材料聚在一起,说明聚类结果与地域性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SRAP标记:14对引物在20份牡丹组的材料中扩增出250条带,161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百分比为64.40%,Na、Ne、h和I的平均值分别为1.64、1.27、0.17和0.27;Gs值在0.616~0.990间,平均为0.829。30份芍药组的材料共扩增出405条带,多态性条带340条,平均多态百分比为83.95%,Na、Ne、h和I的平均值分别为1.84、1.20、0.14和0.24。Gs值在0.696~0.951间,平均为0.850。UPGMA聚类结果与ISSR标记的基本一致,能明显将牡丹组和芍药组、野生资源和栽培资源、不同种之间及不同地区的栽培芍药明显区分开,也显示出明显的地域相关性。3.ISSR和SRAP标记结果表明了牡丹组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信息不太丰富,遗传变异较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加大对牡丹组种质资源的保护,而芍药组材料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遗传信息较为丰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组内同种植物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不同种之间的相似系数较低,而不同种之间地理距离远的相似系数更低,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具有相关性。基于ISSR和SRAP标记的综合数据的UPGMA聚类结果与ISSR、SRAP标记的结果一致。从3组数据的UPGMA聚类结果来看,牡丹组和芍药组能够明显被区分开,还将具有不育特性的四川中江的栽培芍药单独聚为一类,且聚类结果具有明显的地域相关性。由此表明,ISSR和SRAP标记对于芍药属资源具有初步鉴定作用。且ISSR标记的中国芍药属植物的遗传多态性略高于SRAP标记,说明ISSR标记更适用于中国芍药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4.基于ISSR标记筛选出引物UBC836-3和引物UBC842-7具有特异性。将这两条特异性引物转化为稳定特异的SCAR标记:SCAR-836(431 bp)为四川中江栽培芍药的特异条带;SCAR-842(341 bp)为浙江杭州和安徽亳州的栽培芍药的特异条带。重复验证显示这两个标记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因此,本研究开发的这两个SCAR特异分子标记可用于四川中江、浙江磐安和安徽亳州三个地区栽培芍药的辅助鉴别。
其他文献
天然生物酶是在生物机体内起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类物质,它能够广泛应用于机体各个领域。天然生物酶有底物特异反应性和高催化活性。这些特点是人造物质难以比拟的。不过,天然生物酶的缺点也很明显,它很容易受环境变化而导致失活变性,并且易被其他蛋白酶消化。较高的造价让他们难以大众化。近些年纳米酶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拓领域,与天然生物酶和经典人造酶相比,纳米酶具有独特的性质,吸引了基础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与天然生物酶
学位
2020年中国开始全面饲料禁抗,养猪生产上迫切需要新型无抗饲料来保障仔猪生长性能,缓解仔猪腹泻。发酵饲料具有提高仔猪饲料养分消化率,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液态饲喂能够增加采食量,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减少粉尘,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本研究采用固态发酵饲料和液态饲喂集成技术来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肠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发酵饲料液态饲喂在断奶仔猪合理应用上提供参考
学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Salvia)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茎入药,为中药丹参,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菌等作用。不同栽培产区丹参种质的药用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四川丹参的丹酚酸B含量高但丹参酮类含量较低,而河南丹参与山东丹参的丹参酮类含量高但丹酚酸B含量较低,表现出单方面优良的性状,是进行杂交育种的优良种
学位
二十一世纪的生命科学与纳米技术一直在协同发展。不断改进的纳米技术为生物领域注入了无限的可能性。随着这两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已深入到纳米层次,新型的纳米材料如纳米管,纳米线,纳米团簇等被用作生物分子的吸附剂和缀合物等,用以实现对其功能的改善和优化,如药物的运输,量子点的修饰,结合生物分子在体内作为探针,设计自组装的微观功能平台等。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研究了腺嘌呤(A
学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业污水中的致病菌和有机染料。就目前形势而言,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可以利用太阳能解决环境问题的高效技术之一。最近,开发了各种基于半导体的光催化剂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致病菌。但是,光催化剂本身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可见光吸收能力差、回收难等缺陷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因此,为有效改善单一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
学位
膳食纤维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但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妊娠等单一的生理阶段。但膳食纤维对哪个生理阶段(青春期、妊娠期)的营养效应更加显著、不同生理阶段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尚不清楚。同时,母体摄食膳食纤维是否会对后代的代谢健康产生持续影响也尚待证实。因此,本试验以小鼠为模型,旨在探究青春期或妊娠期添加膳食纤维对卵泡发育、产仔性能、哺乳性能及后代糖脂代谢的影响,涵盖以下两方面试验内容:试验一
学位
生物传感材料作为生物传感系统中信号感应及转化的关键装置,往往由生物活性物质组成。然而,此类传感材料的性能受环境因素的波动影响较大,会造成传感器的性能降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作为一种制备简单,选择性和重复性较好的材料;具有能特异性识别模板的三维孔穴结构和结合位点。当前,基于电化学方法构建的生物传感器中MIP多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改性后进行电极修饰以实现选择性和灵敏性检测。本文基于生物质碳和多种无
学位
大概念教学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和提取“消化系统与营养摄取”所辖的各级概念的核心要素,并从中提炼核心概念,在阐明大概念确定和提炼的基础上提出大概念教学方法,强化了大概念下单元整体教学的可操作性。
期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在农耕上依然是高成本、低效率。因此发展高效科技农业是大势所趋。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之一,利用科学方法补光是解决农业现状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本文从与植物色素的吸收出发,设计并制备了与之相匹配的LED灯用荧光粉,对荧光材料的物相结构、光学性能和发光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作物生长补光,具体内容如下:(1)首次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3LiT
学位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解鸡浆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酶解鸡浆在黄颡鱼幼鱼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本试验选取1080尾(6.73±0.01g)健康黄颡鱼,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到18个网箱中,每个网箱有60尾鱼,每3个网箱为一个处理,共6个处理。处理1-6饲粮中分别添加0%(EC0,对照)、1%(EC1)、2%(EC2)、3%(EC3)、4%(EC4)和5%(EC5)的酶解鸡浆等氮替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