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填料在高速铁路中的适用性分析与沉降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广客运专线沿线挖方路段分布有大量的软岩,若能将这些软岩弃碴用作该高速铁路路基填料,则可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选取代表性软岩——白垩系及第三系泥质粉砂岩的强风化~弱风化混合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室外试验以验证其在高速铁路中的适用性、可行性并探讨其具体的施工工艺。同时,针对无碴轨道路基沉降变形的高标准控制要求,并基于沉降监测-预测-评估的体系,重点研究了软岩填料实体路堤的沉降变形特性。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得到的重要结论如下:(1)通过崩解试验、循环击实试验、大三轴剪切试验、CBR试验、模型试验、现场水稳定性试验等方法,证明泥质粉砂岩填料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和刚度、足够的硬度、持久的体积稳定性、易于压实、对水较敏感,完全可以用于高速铁路路堤本体的填筑,但使用时需要采取一些防排水措施来提高它的水稳定性。(2)泥质粉砂岩填料现场填筑时应进行物理改良以改善其颗粒级配,物理改良土宜采用场地集中拌和法施工,施工含水率宜控制在最佳含水率Wopt的-2%~+2.5%范围内,使用20~25T的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3)通过对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力学检测指标与物理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不大;力学检测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软岩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应采用物理检测指标与力学检测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并以物理检测指标为主,即以衡量路基密实度的检测指标为主,辅以检测路基刚度的指标。(4)通过现场沉降监测发现,泥质粉砂岩填料的沉降变形以蠕变为主,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受荷载因素的影响,且后期沉降量较大。(5)通过采用多种沉降预测模型来拟合沉降-时间曲线发现,泊松曲线能够较好地拟合软岩填料填筑层的沉降过程,但最终沉降预测值偏小;Asaoka法和GM(1,1)模型拟合效果不如泊松曲线,但二者的最终沉降预测值基本一致。(6)从沉降预测的结果来看,软土地基经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后,工后沉降量很小,软岩路堤的工后沉降则以路堤自身的工后沉降为主;而路堤自身的工后沉降预测值是路堤高度的0.091%~0.183%。(7)基于模糊随机可靠度理论的分析表明,软岩路堤因工后沉降变形而失稳的概率较小,路堤的长期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
其他文献
本文构造了单金属环开口谐振腔(single-split-ring-resonator,SSRR)结构和准Ω结构的两种负折射率介质,进行数值仿真后,得到了这两种模型对应的传输特性曲线,确定了产生负折射率
路遥对黄土地上民俗生活样态的书写,反映了陕北独特的生活面貌.作家通过大量的民俗元素构建了小说人物的活动空间,以陕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原型,塑造了高加林、孙少安、孙少
营改增是我国目前税务政策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我国税收政策改革的重要部署.本文基于此,以地质勘查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营改增对其财务管理以及税负等带来的变化与影响
随着船舶工程的快速发展,吊舱式推进装置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船舶。吊舱式推进器将电动机和螺旋桨直接相连形成独立的推进模块,是推进和操舵装置的综合体,省去了通常所使用
民用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机场塔台管制空域变得异常拥挤。为保证民航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塔台管制空域的容量及使用效率,这要求打破禁锢空域高效使用的航行规则,采用以
为提高兰新线运输能力,铁道部决定对其进行电气化改造。由于该线途经新疆境内百里风区,设置有挡风墙以保障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电气化后,这种具有挡风墙的线路在大风天气下
在我国列车运输难、乘车难、速度慢,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列车提速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改善列车运行时的平稳性、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是高速列车动力学研究的课题之
近年来,随着交流传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轨道车辆装备交流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现场总线作为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热点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其中CA
实验和理论都表明,人体组织内葡萄糖浓度的增加会引起组织散射系数的减小。因此,通过监测组织散射特性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知道组织内血糖浓度的情况。同样地,通过测量组织表面散射
本文针对目前对莫尔层析的理论体系和重建算法还缺少系统研究的情况,重点研究了复杂流场中的莫尔层析重建问题,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简述如下: 1)莫尔层析的理论研究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