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精子体外获能及其相关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reenranqingiq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是我国特有,唯一能栖息于荒漠景观中的马鹿亚种,其在荒漠生物群落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近年来,由于开发和经济活动等的影响,导致其栖息地萎缩,种群数量日益下降,物种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因此开展其繁殖生物学研究将对其种群延续、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精子获能是受精的关键,又是复杂的生理现象。精子在获能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并受许多因素的调控,主要的调控因素包括胆固醇受体白蛋白、碳酸氢盐、钙离子和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等,其中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是精子获能、超激活运动力的维持以及发生顶体反应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的重要调控因素。目前,精子获能及其主要调控因素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鹿类精子高效体外获能体系尚未实现。尽管白蛋白、碳酸氢盐和钙离子等可以作为体外获能液的基础成分,来研究精子获能的最初事件,但这三种成分对精子获能能力的影响具有物种特异性,而且即使是同一个物种的研究报道也存在差异。目前所报道的鹿类体外受精(IVF)体系中精子穿透率均较低。本研究借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殖生理学等学科的技术手段,以新疆塔里木马鹿精子为试验材料,从筛选精子体外获能培养体系入手,研究精子体外获能及其获能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发生及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几种主要影响或诱导因子对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鲜精获能培养前仅检测到3条较清晰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条带,其分子量分别为10 ku、40 ku和47 ku,而获能培养后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条带增加至7条,其分子量分别为10 ku、14 ku、25 ku、32 ku、40 ku、47 ku和55ku(P<0.05)。2、冻精获能培养前仅检测到6条较清晰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分子量分别为10ku、14 ku、25 ku、40 ku、47 ku和55 ku,而获能培养后多条蛋白发生酪氨酸磷酸化,其分子量分别为10 ku、14 ku、25-32 ku、40 ku、47 ku、55 ku和60-85 ku,而且这些蛋白特别是低分子量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随着获能的进行相对提高,并在获能培养1-2 h期间相对较高(P<0.05)。3、不同公鹿冻融精子膜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到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差异较大,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的分子量较集中在低分子量蛋白上(分子量为10-85 ku之间),高分子量蛋白(分子量85ku以上)几乎不发生酪氨酸磷酸化,不同个体精子蛋白磷酸化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4、哺乳动物精子体外获能常规方法能促使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其中IA组、肝素组和咖啡因组的精子获能率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Percool组(P<0.05),并分子量分别为35 ku、40 ku、55 k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相对提高(P<0.05),尤其是肝素组精子获能率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5、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需要BSA、HCO3-及Ca2+的参与。精子体外获能体系中同时或单独缺少BSA、HCO3-和Ca2+时,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而且这种变化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特别显现出来,相反这三种成分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低分子量蛋白10 ku、18 ku、25-32 ku的变化较为明显,缺Ca2+和BSA而存在HC03-时的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与缺HC03-和BSA而存在Ca2+时的基本相似,但同时缺少HC03-和Ca2+时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提示HC03-和Ca2+在塔里木马鹿精子获能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而BSA协助增强精子获能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过程。6、BSA有利于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获能液中添加一定浓度(6-10 mg/mL) BSA能促使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率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并与低浓度3 mg/mL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特别是分子量为55 ku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但6 mg/mL组与10 mg/m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BSA最佳使用量为6 mg/mL。7、一定浓度的HC03-有利于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缺少HC03-或浓度较低时,精子活力、精子获能率下降(P<0.05);HC03-浓度15-25mM时精子获能率最高,但HC03-浓度提高至37 mM时反而顶体反应率升高,且均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升高(P<0.05)。另外,低浓度HC03-条件下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较低,而浓度提高到15 mM后分子量40-56 k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相对提高,且呈时间依赖性上调(P<0.05)。表明HCO3-最佳使用浓度为25 mM。8、一定浓度的Ca2+有利于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低浓度(0-2.2 mM) Ca2+的各组精子活力基本相同,但高浓度(3.5-5.0 mM) Ca2+明显抑制了精子活力(P<0.05),促进了精子提早发生顶体反应(P<0.05);另外,Ca2+浓度越高,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越低,1.1 mM组相对优于其它组(P<0.05),表明Ca2+最佳使用浓度为1.1 mM。9、在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体系中添加血清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获能效果,分别添加发情羊血清(ESS),非发情羊血清(NSS)和发情鹿血清(EDS)的结果中ESS诱发的获能精子比例最高,分子量55 ku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表明发情羊血清比发情鹿血清更有效(P<0.05)。10、获能体系中发情羊血清存在时无需添加BSA,发情羊血清与肝素结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BSA与肝素结合使用。发情羊血清与肝素结合使用不仅明显提高了部分低分子量蛋白(10±2ku,14±2ku,25±3 ku和47±3 ku)的磷酸化水平,而且还提高了部分高分子量蛋白(70-110 ku)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P<0.05)。11、所筛选的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培养适宜体系为:使用修正后的TALP基础液,添加6 mg/mL BSA,洗精、采用上游法收集高活力精子后,以ESS(20%)与肝素(20μg/mL)诱导获能4 h,培养条件为5%C02,38.5℃,饱和湿度。经比较,应用该体系可显著提高分子量分别为10 ku、14 ku、25~32 ku、40 ku、47~55 ku、70~110ku等10余种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发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麻痹、共济失调、翅膀下垂、呆立,被毛凌乱等临床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和
土壤地表CO2通量是陆地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气候变化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浓度梯度法基于气体扩散原理,通过测定土壤CO2浓度和气体扩散系
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对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氨基化的方法.首先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粒径为10nm左右的Fe3O4纳米粒子,然后用阿仑膦酸钠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使其表面具有了功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分析α-干扰素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阿昔
牛奶质量安全已成为制约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乳蛋白是构成牛奶营养品质的主要物质基础,它既涉及乳品质量安全,又是奶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目前我国牛奶中乳蛋白的含
数字电影的创作要扬长避短,精心打造最合适自己的类型、风格与题材,更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创新天地。——上海求索广告制作有限公司制片人杨怡静 D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进程的加快,使基层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畜牧科技的推广范围也开始扩大,但在实际推广工作中,依然存在部门问题需要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