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sw3_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食纪录片描述的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饮食文化,但它往往能通过表层的饮食文化折射出历史、政治、文化、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的形态。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镜头和语言符号来树立城市形象,传播当地文化。从多模态角度来看,这类纪录片中包含的画面、语言、音乐等交际符号共同构成了整个动态的语篇。隐喻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基本思维和行为方式。但历来对隐喻的研究,其重心仅限于语言。荷兰学者Forceville(1997)提出“多模态隐喻”这一概念,并指出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之中,也存在于静止或动态的画面、音乐、手势、触觉、味觉等模态及其各种组合之中。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Royce的符际互补理论为基础,以《舌尖上的重庆》为研究语料,对其中主要的多模态隐喻进行解读,拟回答如下三个问题:(1)《舌尖上的重庆》中多模态隐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2)《舌尖上的重庆》中多模态隐喻如何实现意义构建的?(3)《舌尖上的重庆》中多模态隐喻的文本意图是什么?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发现:(1)在《舌尖上的重庆》中,多模态隐喻的映射方向包括具体域到抽象域,抽象域到具体域和抽象域到抽象域三种类型;(2)该影片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主要是通过图像、文字和音乐三种模态符际互补来实现的;(3)通过多模态隐喻,该影片实现了提升当地饮食和旅游文化、展示重庆市民形象和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文本意图。在分析《舌尖上的重庆》中的多模态隐喻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的有关问题,扩展了多模态隐喻的研究视野。同时,透过多模态隐喻呈现了开放、富裕、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重庆城市形象以及热情、坚韧、勤劳、乐观的重庆市民形象。
其他文献
写作,立意是关键。多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常用题型,但不少学生因为审题立意不当,而使作文谬以千里,最后因为偏题立意而得分较低,从而影响了语文成绩。在总结作文教学
在官地水电站挡水和溢流两个典型坝段抗震设计动力响应分析的基础上 ,论述了大坝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强度安全和抗滑稳定性。同时 ,对我国新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利用MM4中尺度数值模式、RegCM2模式和Pσ混合坐标五层区域气候模式,以GFDL多年平均的6月份气候场作初始场,对我国东部地区7月份的区域气候进行数值模拟,比较、检验了三个模式模拟中国东部区域
歌唱状态的松与紧的把握 ,是歌唱中的关键问题。正确把握歌唱中松与紧的状态 ,就可以减少发声训练中的盲目性。在教学中 ,学生往往把该放松的部位弄得很紧张 ,而把该紧张的地
为迎接十一届亚运盛会的召开,北京兴建了各类体育比赛和练习场馆,以及配套工程.总建筑面积达1350000m~2’,现已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交付使用.本文概要介绍亚运建筑声学设计
建立了一种深黄色、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中药单一提取物阿可拉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集菌法、TTC显色法对阿可拉定原料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正>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他的一举一动都应是有战术目的的。他的每一次跑位、选位、抢截、传球、射门、突破等行动无不具有鲜明的战术目的,都是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的具
自由竞争与工业革命是社会法生成的重要社会物质前提与基础。自由竞争与工业革命在产生严重社会后果的同时亦催发了社会法的孕育和发展。当然,社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自
课堂教学艺术化呼唤智慧型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从多视角、多方位创设愉快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索取过程,在
为了观察在本地气候条件下,不同饲料搭配对同品种牛育肥的影响和同样饲料搭配对不同品种牛育肥的影响。参与试验3家养殖户,两家育肥哈萨克牛,一家育肥西门塔尔牛;选育同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