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大小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在赤眼蜂中,个体大小与其寄生能力等密切相关。赤眼蜂的个体大小受寄主的强烈影响,但生物的体型与亲本的遗传也是密切相关。为了明确赤眼蜂个体大小在亲代与子代间是否存在明显的遗传性,以及个体大小对寄生能力的影响在不同种赤眼蜂间是否一致,我们在室内研究碧岭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卷蛾赤眼蜂的个体大小与其后代个体大小的关系,以及个体大小与寄生能力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碧岭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的雄性后代个体大小与亲代雌蜂的个体大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卷蛾赤眼蜂中,雌性后代个体大小与亲代雌蜂的个体大小无显著相关关系。碧岭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的雌性后代的个体大小由亲代雄蜂个体大小和亲代雌蜂个体大小的共同影响,且受体型更大的一方的影响的可能性更大。(2)碧岭赤眼蜂的检测时间、产卵时间、收场时间,卷蛾赤眼蜂的检测时间、产卵时间,松毛虫赤眼蜂的产卵时间、收场时间,玉米螟赤眼蜂的收场时间均与其后足胫节长成显著负相关关系。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检测时间与个体大小及卷蛾赤眼蜂的收场时间与其个体大小无显著相关关系,而玉米螟赤眼蜂的产卵时间与个体大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个体大小相近时,松毛虫赤眼蜂的检测时间、产卵时间及收场时间均显著短于其他三种赤眼蜂所用的相应的时间。碧岭赤眼蜂的检测时间显著短于卷蛾赤眼蜂。当后足胫节长大于175 μm时,玉米螟赤眼蜂的产卵时间显著长于其他三种赤眼蜂;当后足胫节长小于160 μm时,卷蛾赤眼蜂的产卵时间显著长于玉米螟赤眼蜂;当后足胫节长大于160 μm时,卷蛾赤眼蜂的收场时间显著长于其他三种赤眼蜂。个体较大的碧岭赤眼蜂和卷蛾赤眼蜂的检测时间均显著短于个体较小的同种蜂所用检测时间,而个体较大的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所用检测时间与个体较小的同种赤眼蜂所用检测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个体较大的碧岭赤眼蜂、卷蛾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的产卵时间均显著短于个体较小的同种赤眼蜂的产卵时间,而个体较大的玉米螟赤眼蜂所用产卵时间显著长于个体较小的产卵时间。个体较大的碧岭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的收场时间均显著短于个体较小个体所用收场时间,而个体较大卷蛾赤眼蜂的收场时间与个体较小的赤眼蜂的收场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3)四种赤眼蜂的后足胫节长与抱卵量成显著正相关,抱卵量随个体增大而增加。当个体大小相近时,松毛虫赤眼蜂的抱卵量显著多于其余三种赤眼蜂的抱卵量。除了后足胫节长在155-159.9 μm的个体外,卷蛾赤眼蜂的抱卵量显著少于体型相近的碧岭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抱卵量。后足胫节长<160 μm的碧岭赤眼蜂的抱卵量高于玉米螟赤眼蜂的抱卵量,而当后足胫节长>160 μm时,玉米螟赤眼蜂的抱卵量高于碧岭赤眼蜂,并在后足胫节长>165 μm时存在显著差异。(4)四种赤眼蜂成蜂的寿命均与其后足胫节长成显著正相关,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碧岭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的雄蜂寿命在后足胫节长小于160μm时没有显著差异;后足胫节长大于165μm的玉米螟赤眼蜂的寿命显著长于碧岭赤眼蜂,而玉米螟赤眼蜂的寿命与松毛虫赤眼蜂的寿命没有显著差异。个体大小相近时,碧岭赤眼蜂雌蜂的寿命显著短于其他三种赤眼蜂雌蜂的寿命;当后足胫节长小于180μm时,卷蛾赤眼蜂的寿命长于其他三种赤眼蜂;后足胫节长小于160 μm时,松毛虫赤眼蜂的寿命显著长于玉米螟赤眼蜂,而后足胫节长大于175 μm时,松毛虫赤眼蜂雌蜂的寿命显著短于玉米螟赤眼蜂雌蜂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