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耐受幼鼠肝脏S100A8及血清TREM-1表达变化的研究

来源 :四川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预先进行小剂量内毒素刺激,建立幼鼠内毒素耐受模型,研究经内毒素耐受后幼鼠肝脏S100A8/TLR4(Toll样受体4)通路相关正性因子钙结合蛋白S100A8及血清炎性介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 TREM-1)的表达变化。方法:1、实验动物的分组:将96只ICR幼鼠分为生理盐水刺激组、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和预先内毒素刺激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6只幼鼠随机分配到三组中,每组32只幼鼠。2、实验动物的适应性喂养:将实验动物分组后,模拟幼鼠的自然生存条件适应性喂养一周,三组幼鼠饲养于相同环境中。3、实验动物的模型建立:(1)采用经幼鼠腹腔注入药物的方法,对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幼鼠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剂量为0.5μg/g,同时给予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和生理盐水刺激组幼鼠腹腔注入相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2)在上述注射结束24小时后,再次对预先内毒素刺激组注入LPS,此次剂量为5μg/g,而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则同样给予腹腔注入5μg/g LPS,生理盐水刺激组则仍给予相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刺激以形成空白对照。4、标本的留取与指标的检测:(1)分别在第二次注射前(0h),注射后3h,10h,24h每组幼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各选取8只,然后采用摘除眼球法得到幼鼠外周血,立即分离血清,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各组幼鼠在各时间点血清炎性介质TREM-1的表达情况。(2)取血后,立即处死幼鼠,迅速在无菌操作下取下完整的肝脏组织,置于多聚甲醛液中固定保存,石蜡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幼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幼鼠肝脏S100A8的表达情况。结果:1、幼鼠日常行为改变:预先内毒素刺激组32只幼鼠经小剂量LPS (0.5μg/g)刺激后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少吃、少动、离群和毛发散乱表现,这种表现在注射后1小时左右出现,持续至12小时左右逐渐消失。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的两组幼鼠(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和生理盐水刺激组)无上述表现出现。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及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各24只幼鼠经大剂量LPS (5μig/g)刺激后,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少吃、少动、离群和毛发散乱表现,这种表现在注射大剂量LPS后3小时左右出现,12小时左右达高峰,并持续至本次观察结束(注射大剂量LPS 24小时)。而且上述表现较小剂量LPS刺激后更加明显,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有两只小鼠还有过抽搐表现。而生理盐水刺激组小鼠行为仍无明显改变。2、TREM-1的表达:(1)在大剂量LPS注射前(即Oh),对幼鼠TREM-1表达量进行组间比较,预先内毒素刺激组与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及生理盐水刺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剂量LPS (0.5μg/g)也会造成幼鼠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与生理盐水刺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在大剂量LPS注射后3h、10h及24h,对幼鼠TREM-1表达量进行组间比较,预先内毒素刺激组与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及生理盐水刺激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表达量高于预先内毒素刺激组,预先内毒素刺激组表达量高于生理盐水刺激组,说明内毒素耐受模型建立是成功的。(3)在大剂量LPS注射前(0h)、注射后3h、10h、24h,对幼鼠TREM-1表达量进行组内比较,预先内毒素刺激组与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在实验各时刻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生理盐水刺激组在各时刻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各时刻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低于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提示内毒素耐受模型建立是成功的。4、S100A8的表达:;(1)在大剂量LPS注射前(即0h),对幼鼠S100A8表达量进行组间比较,预先内毒素刺激组与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及生理盐水刺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剂量LPS(0.5μg/g)也能激活S100A8/TLR4通路,造成S100A8的释放;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与生理盐水刺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大剂量LPS注射后10h,对幼鼠S100A8表达量进行组间比较,预先内毒素刺激组、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与生理盐水刺激组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内毒素耐受模型成功建立;(3)在大剂量LPS注射后3h、24h,对幼鼠S100A8表达量进行组间比较,预先内毒素刺激组与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预先内毒素刺激组、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分别与生理盐水刺激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在大剂量LPS注射前(Oh)、注射后3h、10h、24h,对幼鼠S100A8表达量进行组内比较,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在Oh和10h表达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在10h和24h表达水平无差别,生理盐水刺激组在各时刻表达水平均无差别。结论:1、通过预先注射小剂量LPS (0.5μg/g),24小时后再次注入大剂量LPS(5μg/g)来建立幼鼠内毒素耐受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2、相对于非预先内毒素刺激组而言,预先内毒素刺激组幼鼠的行为改变程度轻,肝脏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炎性介质的释放明显减少,由此可见,作为S100A8/TLR4通路上的正性因子,S100A8可能在内毒素耐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桥本氏病(Hashimoto’s thyroiditis、HT)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升高对甲状腺组织癌变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
目的:  本课题通过建立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来研究细胞凋亡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通过分子探针99mTc-Cys-Annexin V在体观察兔造模前后双侧股骨头显像剂摄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