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地位的变化带动了汉语教学在全球的繁荣,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与中国竞争的同时也看到了合作机遇,现实利益的驱使和对一个新成长起来的经济体的关注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产生了兴趣,同时中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看到了这是一次文化传播、经济共赢的机会,他们鼓励相关专家和学者编写各类对外汉语教材付梓出版。尽管国外对外汉语教材市场需求巨大,国内针对外国学习者的汉语教材的编写与出版事业也欣欣向荣,但市场反应并不如人意,我们还是不停地听到国外师生对汉语教材的不满。最终导致的局面是国外的学习者没合适的汉语教材可用,教师只好自己编教材;国内编写的针对海外学习者的教材卖不出去,只好倒灌国内市场。教材也因此成了制约海外汉语教学发展的一只拦路虎。而所有有关于教材的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教材的针对性不强。考虑到中美两国在全球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相互影响、美国和中国在美国推广汉语的力度——美国大学理事会将汉语列为在高中教授的大学预科课程、中国汉办在美国开设了以国家为单位最多的孔子学院(课堂),以及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初级阶段的重要性,该论文将中方出版的教材《跟我学汉语》(第一册)和美方出版的教材《欢迎:中学汉语课本》(第一册)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本教材的异同点,并结合其它文献所做的实际调查指出这些异同点中受师生欢迎的方面,力求为正在发展中的对外汉语事业、尤其是国内国别化教材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该论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对两本教材进行研究。全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论述了该研究的背景、国内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的情况、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研究所运用到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比较对象的来源;第二部分即第一章,从编写原则和体例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对比,第三部分也就是第二章,从选文方面进行对比,第四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对两本教材的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语言知识项目进行对比,第五部分也就是第四章,比较的是两本教材的课后练习,第六部分结语,在对上述比较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了关于对美汉语教材编写的总体建议:中国国内出版的对美汉语教材要想顺利打入美国的汉语教材市场并且长期入驻,就必须对现有的、市场反映良好的中美两国出版的汉语作为外语的教材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并要对所编教材的试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不断修改和完善,以期早日解决国内出版的汉语教材在国外实际使用中“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