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fu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土地法律制度与现实要求已不相适应。对我国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改革并构建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迫在眉睫。本文采用历史考察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系统研究,力求梳理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存在问题等实践现状、认识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合理性和缺陷性、提出进一步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以后流转制度设计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促进土地法与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的沟通和协调,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法律制度。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土地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农村稳定的需要,其“入市”方式是“保权分利”。在法律上,宪法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预留了空间,但《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基本限制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自主公开市场化的流转。各地方政府以法规规章的形式,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进行规制。实践证明法律应该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更多实质性突破。第二部分论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改革呈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趋势,应依据土地产权理论承认农民产权主体地位,并明晰权责利的关系。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平等对待是法学平等理论的要求,这都是流转的理论基础;国家政策要求建立建设用地城乡一体化管理,地方规章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各主体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基础。第三部分论述法律与政策都禁止、政策初步开放与法律开禁、政策与地方法律进一步探索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三个阶段。证明政策法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由禁止到放开的演变过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繁荣,及英国、美国和日本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第四部分论述征收、入股、联营和企业改制等情形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流转方式,而出让、转让、租赁和擅自的抵押、入股等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方式。流转方式多样、区位特征明显和法律主体关系复杂是当前流转的主要特征。而根本上是由于二元的土地管理制度造成了流转中的产权不清、法制观念落后、机制不完善、管理混乱和分配不合理。于是,广东及江苏海门的抵押融资模式和重庆“土地交易所”的探索构成了对现有法制的突破。第五部分根据国家政策指引、建设用地需求和国外成功经验,证明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在收益分配上,明确了农民、集体组织、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是收益的主体,但应注重保护农民利益。最后在法律上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属性,明晰产权,完善登记,平衡利益主体分配制度,明确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程序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设计了由法律指导流转、行政法规规范流转、地方规章或法规辅助流转的法律体系架构。
其他文献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在显著提高医疗水平及畜牧业产量的同时,也会造成环境中抗性基因(ARGs)这一新兴污染物的富集。本文研究了多种抗生素、群体感应(QS)信号分子及其抑制剂(Q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
本文分析了我国森林旅游目的地、产业规模、森林旅游者现状以及森林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森林旅游、标准、标准体系、标准化相关知识作为构建森林旅游标准体
数学建模活动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数学建模就是中学数学的一条主线,在教学中引入适当建模思想.适当开展数学建模的活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数学教学改革
分析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背景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运行障碍,认为新型农产品流通系统应以建立合理的交互机制解决的内在机制原因为主要思路,进而提出了
桥梁结构的设计保证了应该满足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桥梁结构必须是安全的和完整的,防止因地震的影响而破坏桥梁,发生严重的情况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在地震的多发地带进行
以3mm厚高强钢为试验材料,采用光纤激光-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电弧复合焊接的焊接方法,研究了焊速为5m/min时,激光功率与电弧电压对于焊缝形貌的影响,并与低速焊接中厚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合理保护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在中国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只有28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和农民问题关乎着国家的战略性发展,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必须以农村的富裕为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为了实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连接人民群众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纽带。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务院确定的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