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便秘患儿病例的统计学分析,讨论儿童便秘的病因病机,不同证型的治法方药,探讨儿童便秘的中医辩证思路与诊治。病例与方法:本文共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从2016年9月-2018年9月中医第一诊断为便秘(西医第一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病例113例,并根据其症状的不同,分为4种不同的证型,观察不同证型的用药情况,并对其年龄,性别,病程,排便频率,症状,证型,方剂,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整理,探索中医治疗便秘的思路。根据病例分析刘芳教授在治疗小儿便秘时的学术思想及诊治。结果:1.一般情况:(1)统计分析小儿便秘的年龄分期:婴幼儿期(3岁及以内)18例,学龄前期(3-7岁)59例,学龄期(7岁以后)36例;(2)男女比例为57:56;(3)病程3个月-1年58例,1-2年36例,3-4年17例,5年以上6例;(4)排便频率1-2天/次有61例,3-4天/次的有46例,5天以上/次的有6例;(5)在不同的症状中,便质干燥105例,排便困难81例,便质呈球状54例,条状50例,有9例需要开塞露帮助排便。2.中医证型分布:门诊患儿的便秘证型可分为4种,燥热便秘62例,食积便秘20例,阴虚便秘21例,气虚便秘11例。3.所选方剂:(1)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为增液汤、小承气汤、麻子仁丸、保和丸、四君子汤;(2)燥热便秘多采用麻子仁丸合增液汤加减治疗;(3)食积便秘多采用保和丸与四君子汤加减治疗;(4)阴虚便秘多采用增液汤合小承气汤加减治疗;(5)气虚便秘多采用四君子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4.刘芳教授治疗小儿便秘的经验:(1)实秘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热结肠道,且脾常不足,“胃强脾弱”,治疗上当以麻子仁丸为主,配合增液汤以润燥。(2)虚秘的主要原因是小儿素体阴虚,阴不制阳,治疗上当以增液汤为主,配合小承气汤轻下热结。结论:1.学龄前期患儿的患病率较高,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便质干燥、排便困难是最多的症状。2.燥热便秘是最常见的证型,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剂为增液汤和小承气汤。3.刘芳教授在治疗小儿便秘时实证“脾约证”多见,以润燥泻下为主,虚证“阴虚证”多见,以滋阴清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