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对Ras基因依赖性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一种最常见且最具侵袭性的脑肿瘤。目前对于胶质母细胞瘤并没有很好的医治手段,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仅有12-15个月,且通常会复发。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疗药物是替莫唑胺,但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靶向药物广泛地应用于肿瘤治疗,在治疗早期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是长期服药的过程中病人逐渐产生耐药性,靶向药物也逐渐丧失其治疗效果。我们推测其根本原因在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由多条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共同介导的,而靶向药物仅靶向抑制了其中某一通路,其它激活的通路会继续促进肿瘤的发展,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对GBM发生发展中各种活化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求更高效的多靶点治疗方案。然而目前用于机制研究的GBM动物模型通常是由单一癌基因突变所诱导的肿瘤模型,虽然能够较好地模拟临床病人肿瘤的病理特征,但大大限制了对GBM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多靶点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更加还原临床病人GBM发生发展机制的多信号通路介导的动物模型,来解决这些科学问题。此外,GBM的发生发展是否仅依赖于某一单一的癌基因突变仍缺乏有力证据,而从单一癌基因突变诱导的GBM动物模型中所能得到的结论仅能片面地反映对该癌基因通路的依赖性,无法考虑到其它癌基因/信号通路活化参与的可能性。那么GBM细胞的增殖是否依赖着某一个特定的癌基因?如果抑制起始肿瘤发生的癌基因/信号通路的活化,其它癌基因的激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GBM的恶性增殖?为了回答这些科学问题,本课题利用由Ras癌基因突变诱发的小鼠GBM模型,模拟人类GBM细胞中多个癌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状态,在GBM发展中抑制Ras癌基因的表达,同时激活其它增殖相关的信号通路后检测GBM的发展趋势,来探究GBM细胞对某一癌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是否具有单一依赖性。研究方法:制备过表达Hras敲低p53的Hras-shp53慢病毒,通过原位注射方法建立小鼠的GBM肿瘤模型;将成瘤的脑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和免疫组化标志物鉴定;利用Tet-on系统构建可控制型Hras过表达质粒Tet-Hras-shp53,包装慢病毒后进行原位注射,小鼠给予多西环素处理诱导Ras过表达而产生GBM;提取诱导型原发胶质瘤细胞(Tet-GBM),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停药多西环素关闭Ras通路后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在关闭Ras通路的同时给予肿瘤细胞其它癌基因的激活,如C-Myc或SmoA1,探究转入C-Myc或SmoA1的GBM肿瘤细胞是否能够继续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将过表达C-Myc或SmoA1的GBM肿瘤细胞在关闭Ras通路后,分别进行SCID小鼠原位移植,观察小鼠成瘤情况以及生存曲线分析。研究结果将Hras-shp53慢病毒进行小鼠侧脑室注射,约一个月左右会形成肿瘤,成瘤率较高(约为100%);成瘤的小鼠大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验证,HE染色特点(核浆比例的增加、血管周围浸润性、出血、凋亡区域、多核巨细胞等)和免疫组化标志物的高表达(Flag、Ki67、Nestin、GFAP、βⅢ-tubulin、Vimentin)都符合恶性胶质瘤的特征,证明该肿瘤为胶质母细胞瘤(GBM);在Tet-GBM组织中提取出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Ras-AKT通路逐渐失活,肿瘤细胞的增殖开始减慢,而未停药组,肿瘤细胞则一直处于增殖的状态;Tet-GBM肿瘤细胞在Ras通路活化的同时转入C-Myc或SmoA1癌基因,关闭Ras通路后GBM细胞能够继续维持恶性增殖状态;SCID小鼠原位移植实验结果显示,在关闭Ras通路后,其它癌基因C-Myc或SmoA1也可维持GBM细胞的成瘤能力。研究结论:我们成功建立了可控型Ras癌基因突变诱导的小鼠胶质瘤模型,并且发现由Ras突变形成的GBM在停止Ras表达一定时间后,肿瘤细胞即无法维持增殖状态。而在这些肿瘤细胞中停止Ras表达的同时激活其它信号通路,结果发现无论转C-Myc还是SmoA1都能够维持GBM细胞的增殖状态。这就表明由Ras癌基因突变引起的GBM,如果仅存在Ras介导的信号通路活化,肿瘤细胞的增殖受Ras基因表达的控制。而当肿瘤细胞中存在其它增殖相关的信号通路活化的情况下,Ras基因的沉默将不会停止肿瘤的增殖,其它信号通路的活化则可以在Ras基因沉默后继续维持由Ras基因突变诱发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我们的动物模型和实验结果提示着,GBM乃至于其它由多条信号通路诱发的肿瘤发展并非仅仅依赖着某单一的细胞信号通路。我们的研究为探索肿瘤细胞“癌突变依赖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临床肿瘤治疗包括GBM采用多靶点联合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其他文献
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具在对硬脆材料加工时有较大的优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自锐性差、磨具修整困难、修整频繁以及对金刚石磨料的润湿性较差等。以上问题又限制了其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因此开发出一款自锐性好,对金刚石结合强度高的新型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将Na_2O-B_2O_3-SiO_2-Al_2O_3系低温陶瓷结合剂引入到铜基金属中,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其中在陆地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资源中,其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多聚物。纤维素主要是由葡萄糖以β-1,4葡萄糖醛酸键连接组成,结构较为简单,进行生物降解较为容易。而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则由多种化学结构单体通过不同的化学键组成,因此降解过程较为复杂,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在本论文中将重点关注半纤维素中的β-1,3-1,4葡聚糖的水解以及木质素降解细菌筛选的研究。β-1,
目的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第二部分通过观察丹红化瘀口服液治疗气滞
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特征尺寸的缩小和设计水平的迭代,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探测雷达也冲破了波导器件、天线性能的桎梏,以其穿透强、精度高、体积小、长期实时监测等优点在生命体征探测领域异军突起,其应用不仅限于通常的救援、安保等领域,在家庭健康监护和医疗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雷达生命体征探测脱胎于飞速发展的射频微波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生物领域的精准需求和模式特点,极具前沿创新价值,这一核心技术将不断地
近年来,声辐射力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声学人工结构调控声场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利用声人工结构来操控微粒有许多优点,例如可以通过调整人工结构的晶格常数来设计不同频率的声捕获,也可通过调节人工结构来设计操控粒子的局域场。目前,操控粒子的声学人工结构大多是一维或二维的周期性声学结构。在本论文中,我们基于有限元法将研究拓展到非对称或三维结构上。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对声学操控的理解,推动声学操控的发
目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 ligand 1,PD-L1),是引起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重要的效应分子。PD-1、PD-L1抗体分别以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和活化T淋巴细胞表达的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作用在抗肿瘤、抗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的
目的: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滋补肝肾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进一步对比滋补肝肾类中药与激素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第二部分通过应用滋补肝肾类方药归肾
目的:比较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与传统腹腔镜手术(CL)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腐和着色。亚硝酸盐也是一种剧毒物,近年来,与亚硝酸盐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然而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还不够完备,因此本课题在传统比色法的基础上,将对氨基苯硫酚和萘基乙二胺盐分别修饰到金纳米颗粒上,通过与NO_2-的重氮化耦合反应,使金纳米颗粒发生聚集,改变其光学性质,并且改变程度与NO_2-的浓度呈正相关,达到检测NO_2-的目的。相比于传统比色法,新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颈动脉内膜异常与内脏脂肪面积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2型糖尿病不同肥胖程度与大血管病变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