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在金属Ni表面分解机理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密度泛函与GGA交换相关泛函结合的基础上,使用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及平板模型,对一些异相催化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以及甲醇在金属镍表面解离反应的结构敏感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二章中,我们研究CH3O在过渡金属Au(111),Ag(111),Cu(111),Pt(111),Pd(111),Ni(111)和Fe(100)表面的吸附,发现可以用一些重要的物理参数来表征吸附能。对于Ⅷ族金属,它们的d壳层电子未充满,其d带中心与吸附能存在极佳的线性关系。而IB副族,d壳层电子全满,则吸附能同d带与吸附物之间耦合的程度,即耦合矩阵元相关。为了深入研究甲醇在镍表面解离的结构敏感性,我们首先研究了CH3,CH3O和HCOO在Ni(hkl)晶面的吸附结构敏感性。通过确定它们各自的最稳定吸附位、吸附构型以及吸附能,我们发现在给定金属晶面时,吸附能依CH3O>CH3>HCOO的顺序降低。而对于同一种吸附物种在同一种配位吸附时,各晶面上的吸附能则有Ni(111)<Ni(100)<Ni(110)的顺序。这可以通过另一些参数来解释,如s中心与d中心之和“s+d”,以及功函。在第三章中,我们介绍了甲醇在Ni(111)和Ni(100)晶面上解离反应的机理,并讨论了反应的结构敏感性。通过对甲醇在两个晶面解离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中间体的研究,我们分析了甲醇各种断键反应相随的基元反应步骤,得出甲氧基的脱氢反应为速控步骤(RLS)。基于NEB(NudegedElasticBand)方法,我们对各个基元反应进行能学分析,发现该RLS在Ni(111)和Ni(100)晶面上的活化能垒相同,且甲醇解离的最终产物均为吸附态的CO和H原子。再结合已知的相关实验数据,我们认为甲醇在Ni(111)和Ni(100)晶面上的解离反应为结构非敏感的。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已经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为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主题上融入区域发展差异的协调性、产业跨区域转移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如何协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政府也基本上奠定了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思想与任务,但是区域协同发展仍然存在内在问题和在机制上运行的相关问题,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各种复杂性以
要是问大家“喜欢上课吗”,估计不会看到太热烈的回应.在教室里一坐就是几十分钟,不能开小差,不能说话,不能吃东西,不能睡觉……还有可能答不上问题或是被老师批评.上课的时
“小报挑战,省报平淡。”几年前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喟。几年后的今天,在我翻阅今年8月份全国27家省、区委机关报(由于很多不可比因素,我们搬开了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和天津日
气体水合物是一种似冰状的结晶物质,烃类和非烃类气体赋存于水分子笼形格架内。全球海底气体水合物储集层可能含有 2× 1014 (Soloview,2000)~ 7.6× 1017 m3 (Dbrynin 等 , 19
本文合成制备了卟啉配体、金属络合物及带有长链的液晶卟啉,并以显微红外光谱技术为主,对带有长链卟啉液晶的相变过程进行光谱热分析。在变温条件下,对卟啉液晶的红外光谱强度、
近4个月来,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多次肯定和表扬北京日报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报道“抓住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抓得
通过研究不同氮源对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生长和链状结构的影响,探索双胞旋沟藻生长、形态建成和藻华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浓度NH4-N对双胞旋沟藻具有毒
金属有机配合物是无机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晶体化合物。它以配位键为主,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为辅进行结构的自组装,形成结构多种多样
醚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氧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理、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或药物分子中。因此通过碳氧键的形成来构建醚类化合物一直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仅管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发展新颖的反应试剂,探索高效的合成策略,应用于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仍是一项值得研究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基于此,我们利用邻硅基芳基三氟甲磺酸酯在氟源的作用下产生高活性的芳炔中间体与常见的溶剂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了8种定鞭金藻、2种硅藻在对数生长期的光合色素组成,比较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路氏巴夫藻(Pavlova lutheri)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在不同生长阶段主要光合色素组成和比值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8种定鞭金藻根据光合色素19’-已酰基氧化岩藻黄素的存在与否可分为两类,其中不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