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针对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基本物性及其在油田中的初步应用,开展了纳米氧化石墨烯微粒对两相驱替影响机理及表征方法研究。首先从纳米氧化石墨烯颗粒的力学、润湿性等基本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基本物性及其在油田中的初步应用,开展了纳米氧化石墨烯微粒对两相驱替影响机理及表征方法研究。首先从纳米氧化石墨烯颗粒的力学、润湿性等基本物性方面进行研究,接着利用纳米氧化石墨烯颗粒驱油剂进行了室内驱替实验,并建立了纳米微粒驱油的一维油水两相驱替数学模型。通过IMPES方法,求解得到了压力、饱和度、浓度等参数,最后利用Matlab编程,完成了一维油水两相驱替的数值模拟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纳米氧化石墨烯微粒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是增强油层岩石的水润湿性,经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处理后,油湿性石英片与水的接触角从98.6°减小到77°。(2)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水驱油相比,蒸馏水、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活性水携带纳米微粒均可提高采收率,SDS活性水驱油效果更为显著;含水率达到90%时,注入速度为0.2ml/min、0.6ml/min、1ml/min的采出程度为44.3%、47.2%、45.1%,较水驱油采出程度39.5%分别提高了4.8%、7.7%、5.6%,采收率随注入速度的增高先增高后降低;含水率达到90%时,质量浓度为0.02wt%、0.04wt%、0.06wt%的采出程度为44.3%、47.6%、48.8%;较水驱油采出程度39.5%分别提高了4.8%、8.1%、9.3%,采收率随质量浓度的增高而增高,增幅先增高后降低。(3)数学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压力随着离注入端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含水饱和度随着注入体积倍数的增大而不断增大;携带流体中微粒的浓度随着离注入端的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4)一维油水两相驱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含水率达90%时,微粒浓度为0.1 cm3·cm-3、0.2 cm3·cm-3的采出程度为0.468、0.471。采出程度随微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模拟最大时间时,注入速度为0.1 cm·s-1、0.15 cm·s-1的采出程度为0.48026、0.50272,采出程度随注入速度的增加而增加。(5)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石墨烯颗粒驱油剂,有改变油湿性岩石表面润湿性的作用,与水驱相比,可以明显提高采收率。
其他文献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是采用适当方法向金属基体中加入弥散分布的强化颗粒,可在保留金属基体优良特性的前提下提升材料的强度、硬度等综合性能。摩擦堆焊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是在金属棒材中加入高熔点、高硬度的增强颗粒,利用棒材的旋转和堆焊过程的材料流动实现增强颗粒的弥散分布,并使棒材材料过渡至母材,形成复合堆焊层。然而,增强颗粒的滚动和滑动不利于堆焊过程的稳定,且与基体结合较差,易产生缺陷。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正确经济方针路线影响下,一大批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传统的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民间借贷等融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们的
当前我国的种业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作为人口大国,种业尤其是蔬菜种业关系到中国13亿人口的日常消费,蔬菜种子作为“蔬菜产业的芯片”位居蔬菜种植产业链顶端,同时也是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性产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培育国产优质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品牌建设创建区域支柱产业,这为我国种业品牌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历史机遇,种业市场将进入品牌营销时代。目前,我国蔬菜种业已经取得了
核电的发展和利用能够解决全球能源紧缺的问题,而核聚变具有的资源无限、不产生核废料等优点使其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希望。厚板316 LN不锈钢作为核聚变堆设备关键用材,受到了广泛关注。316 LN不锈钢总体焊接性能良好,但仍存在焊接接头易发生晶间腐蚀、脆化、热裂纹、表面氧化和应力腐蚀等问题,控制厚板焊接时的热输入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为了解决该问题,本课题组自主设计新型非轴对称旋转钨极窄间隙GTAW焊接设
万米超深孔工程是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的主要部分,其面临着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等井下复杂工况,抗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驱动的全金属涡轮钻具将是取心作业主要形式之一。当前,基
过氧化氢的研究在19世纪的国外已经陆续开始,而在国内,过氧化氢研究还较少。研究大气中的过氧化氢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对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对大气环境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是一种重要的栽培牧草,同时也是城市绿地建植的重要品种。在牧草和草坪的种植管理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地下水源进行灌溉及粗放的田间管理,从而导致
化学修饰电极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凭借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设备便宜、可快速检测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课题开发铅笔芯为基底材料来制备铅笔石墨电极,具体工作内容
清末民初,来华汉学家编写了许多北京话教材,《亚细亚言语集》(广部精著)与《华英文义津逮》(禧在明著)分别出自当时日本和英国汉学家之手,对此后北京话教材的编写产生了一定
油菜(Brassica napus L.)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它的产量会受到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影响而降低。因此,挖掘油菜中的抗逆基因并进行功能研究和机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