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十年发展,语言变体研究已逐渐趋于成熟、细化。曾被认为是语言发展中的“特殊”现象的克里奥尔语受到越来越多语言学者的关注。牙买加克里奥尔语,作为加勒比地区语言变体的典例,一直是克里奥尔语研究的重点课题(如1971年David DeCamp所做的研究)。然而,由于地域相隔遥等原因,中国学者对牙买加这个加勒比地区的小岛并不十分了解,对其语言更是知之甚少。鉴于此,本文选取牙买加著名诗人路易斯·本娜特及简·哈琼森的诗作作为研究对象,借以详细展现牙买加克里奥尔语的特点。另外,由于两位作者写作时间间隔长达数十年,本文作者希望明确该语言在过去几十年那些方面发生了明显改变。通过比较两位诗人牙买加克里奥尔语诗歌中词汇、句法方面的不同,作者旨在找出牙买加克里奥尔语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一是进一步克里奥尔语化还是克里奥尔语脱化。
在文本分析的同时,本文进行了实地调查工作。作者对两名太原理工大学牙买加留学生进行访谈,请他们结合自身经历阐述牙买加克里奥尔语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近些年来的改变,以期对两位诗人诗作研究进行补充。除此之外,本文在牙买加西印度群岛大学莫纳校区进行有关克里奥尔语变化的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分析牙买加本土人群对牙买加克里奥尔语的态度及前途预测,作者旨在对牙买加克里奥尔语变化趋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语言变化理论,社会动因等,尤其是克里奥尔语发展理论、假设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框架,利于作者及读者更好地理解、把握语言发展过程,尤其是克里奥尔语产生、发展过程。另外,作者基于研究对语言学习、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把握语言发展规律。作为国内有关克里奥尔语研究的新尝试,由于研究条件及作者自身知识所限,本文难免存在不足,期待后续研究得以补充、完善。i75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