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当今社会,肿瘤转移引起的死亡数要远大于原发性肿瘤造成的死亡数。肿瘤转移的根源是血液中残存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斯诺普利(S-nitrosocaptopril,CAP-NO)是一种兼具NO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性质的药物,我们首次合成并完成其理化性质、药效、毒理作用的系列研究。基于NO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和扩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我们设想CAP-NO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粘附于血管内膜的作用。本课题旨在分子、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探讨CAP-NO是否具有干预肿瘤细胞粘附于血管内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AP-NO对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CAP-NO对结肠癌细胞HT-29周期分布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细胞粘附实验分析CAP-NO对细胞因子诱导的HT-2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粘附的抑制作用;用荧光显微镜法观察HT-29粘附于IL-1β预处理的HUVECs的数量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AP-NO对IL-1β诱导的HUVECs表面CAMs(Cell adhesion molecules,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用Western-blot法分析HUVECs内CAMs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AP-NO抑制血小板与HT-29细胞形成聚集体的能力;用小鼠肺转移模型,检测CAP-NO的体内抗肿瘤转移活性。结果:粘附实验表明肿瘤细胞粘附于HUVECs的数量随着CAP-NO浓度的增加而减少。IL-lβ、TNF-α、TNF-β能刺激HUVECs高度表达CAMs。在IL-1β的刺激下,VCAM-1、ICAM-1、E-selectin的表达量随着CAP-NO浓度的增加而减少。Western-blot结果显示,CAP-NO对HUVECs细胞内与粘附相关蛋白的影响同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一致,VCAM-1和ICAM-1的表达量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当CAP-NO的浓度达到1000 μM时,仅对HUVECs细胞、HT-29细胞、B16F10细胞产生弱毒性,并导致△Ψm的显著升高。在100μM 时,CAP-NO对HT-29细胞的周期分布和△Ψm基本上没有影响,表明CAP-NO的抑制细胞粘附作用不是通过杀伤细胞而实现的。CAP-NO可以抑制HT-29细胞和血小板的结合。小鼠体内实验显示,CAP-NO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B16F10细胞在小鼠肺部的转移。结论:实验表明CAP-NO对细胞有较小的杀伤性。低浓度的CAP-NO即可抑制相关CAMs的表达和血小板活化,从而可以有效的干预肿瘤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上,并抑制B16F10细胞在动物体内的肺转移。因此,CAP-NO在干预肿瘤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