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瓷器花觚的普遍器形特征为: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或不鼓,底部渐宽,平底,一般来说,最细的部分是在中部,最大在口部,其次为足底,内外兼施釉。人们将其从饮酒器变为陈设瓷或庙宇中的供器,一般会用来插花,故称其为“花觚”。 在明末清初这段时期中花觚又成了人们较喜欢的瓷器造型之一,并随着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本文在重点研究明末清初景德镇窑瓷器花觚的同时,窥探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趣,以及在各种外因条件的影响下,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明末清初是版画发展的兴盛时期,文人画、写意画也初露头角,另外还是中国文学哲学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本文旨在研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瓷器花觚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怎样的共通之处,以及对瓷器花觚的造型纹饰又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最后对景德镇瓷器花觚消费者的审美取向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