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国计民生,更是影响到国家恒久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住房问题一直都受到国家和百姓的关注,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一直都属于热点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加大力度进行住房改革,促使住房金融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居民住房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施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无法满足中低收入者的购房要求。因此,在住房储蓄这一环节,我们不仅需要强制性、保障性的住房公积金模式,还需要自愿性、市场化的合同储蓄模式,德国在这一模式中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目前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是这一模式在我国的唯一实践,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中德银行在施行中和效果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共分为四章,首先介绍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及合同储蓄制度出现的经济学理论依据,接着从当前我国住房市场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系统全面的论述了强制性储蓄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效率,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筹措资金、提高职工住房购买能力、促进建立政策性抵押贷款、形成住房新局面、加速保障房的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并且从购房者、政府以及市场方面分析了公积金的不足,提出了发展市场化储蓄制度——合同储蓄制度的必要性,并且结合中德银行的案例,分析了合同储蓄制度在稳定我国住房市场上的效率,首先提出合同储蓄制度为我国住房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弥补了住房公积金和商业按揭覆盖面不足的缺陷,并且有助于规避房地产投机行为,接着,分析了中德目前发展的两个问题:业务上照搬德国模式和销售渠道的问题。最后,针对中德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