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KD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江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症组织PRKD2的表达水平在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及同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34例宫颈鳞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WHO实体瘤评价标准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分为敏感组(24例)和耐药组(1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患者癌症组织中的PRKD2表达水平,比较其与新辅助化疗效果及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34例新辅助化疗患者预后分析探索PRKD2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评判PRKD2表达水平能否成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结果:1.34例新辅助化疗患者新辅助化疗敏感率为70.5%。2.PRKD2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SCC、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敏感组PRKD2表达低于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RKD2表达低的较表达高的患者预后更好(P=0.0125)。结论:1.PRKD2表达水平与患者化疗效果有明显的相关性;2.PRKD2的表达水平对新辅助化疗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3.PRKD2表达水平高低对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对宫颈病变三阶梯式诊断程序进行研究,帮助制定更适合中国人群的宫颈癌筛查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421例来自武汉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筛查的妇女的病例资料,首先比较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等级的相关性;然后比较三种不同筛查方法(TCT或HPV-DNA分型单独检测、TCT与HPV-DNA分型检测联合筛查)的诊断效能;接着通过对阴道镜
目的:评价SNP位点rs2686344基因型、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SCCAg水平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到2019年10月的92例来自武汉的ΙB2-ⅢB期接受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患者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686344基因型、化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分析位于12号染色体CAMKK2上SNP位点r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ACI)责任血管狭窄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武汉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2021年1月就诊的AACI的患者424例,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既往史,完善血液分析、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并记录。分组: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研究的方法(NASCET),分为轻度狭窄组(209例)和中重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