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研究——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文本解读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se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卡奇是匈牙利著名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其在1923年完成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对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具有开创性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总体性”思想。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一经提出便在理论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读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理论界对于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研究及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文本解读也在一直在延续。  本文以《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文本解读为重点,并将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与其他两位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总体性”思维进行比较,旨在全面探究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生成背景、理论渊源、深刻内涵及意义影响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首先,从西方哲学史上与“总体性”有关的理论体系,及马克思语境下的“总体性”思想来剖析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的生成背景及哲学性的延续;其次,本文在“总体性”的视角下对《历史与阶级意识》展开文本解读,以实际文本解读的内容和思想分析卢卡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总体性”思想。“总体性”思想贯穿《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卢卡奇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探讨出发,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总体的哲学性的恢复,在“总体性”的视角下透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物化”与“阶级意识”理论,而“总体性”思想既是揭示资本主义物化现象的方法,又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意识革命”并最终走向社会革命胜利的关键;再次,为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特点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本文还将其与柯尔施“总体性”为原则的马克思主义观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为主的“总体革命观”进行比较,突出了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特点,在比较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及过分强调人意识形态的能动性等的局限性;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法律规范失效问题涉及到法理学领域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什么是有效的法,与法律如何在现实中得以实现。法律规范的失效原因,有法律规范自身的原因,也有着其他更深刻的原因。面
学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是国家安全管理的方针,工程技术人员在审查质量施工技术方案的同时必须审查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方案,只有严格按照安全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查安全文明
科学合理的城市房屋拆迁是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生念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国民经济实力的重大举措。但是,城市房屋拆迁涉及公权对私权进行干预的本质决定了它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