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隐喻的认知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其“风”、“雅”、“颂”自然优美的语言风格,以及所运用的“赋”、“比”、“兴”经典的艺术表现手法,为中国诗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隐喻语料丰富,古往今来,国内外学者对《诗经》隐喻的研究数不胜数,但大多数是从诗学、修辞学、翻译学等角度进行的,从认知视角对其隐喻表达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认知、体验和表达另一抽象的事物的过程。本文从认知学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对《诗经》中“比”、“兴”表现手法下出现的隐喻表达进行解读,挖掘其主要类别和认知机制,解析其中蕴含的概念隐喻系统,并分析其对情感表达的影响,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了解先秦时期人民相关的认知方式。  通过对所选语料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发现:在《诗经》所有隐喻表达中,最明显、最具代表性且出现频率高的5个概念隐喻是:社会是自然界,人类是动物,人类是植物,情感是气象和性格是生活用品;作者进一步解读每个隐喻概念中最具代表性的隐喻表达的认知机制和文化内涵,认为先秦人民是基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来认识和体验抽象、复杂的事物或现象的;这些隐喻的始源域大多都源于自然界,说明了自然界在先秦人民的认知模式中的重要性和他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尊崇。  本文从认知视角分析《诗经》中的隐喻,是对《诗经》研究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方面,本研究不仅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诗经》的理解,而且还为此类古典文学著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诗经》的解读,既丰富了概念隐喻的研究内涵,又从更多角度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适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近年来,贵州省余庆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了以“
目的:研究啤酒对大鼠NOS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e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加硒啤酒组、普通啤酒组、对照啤酒组和空白组。喂饲啤酒4周后取血清利用酶法测定3种啤酒对
文中研究了一种新的高频器件驻波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它利用扫频仪在长馈线上形成波的动态参数来得到高频器件的驻波系数,同时对测量误差做了系统分析。
期刊
自中国加入WTO,到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世界各国开始渐渐了解中国。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频繁的国际互动,对国内的翻译学研究与高校翻译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虽然自工业
学位
维克多·奥列戈维奇·佩列文(Виктор Олегович Пелевин)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俄罗斯文坛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一向以神秘、怪诞和才华横溢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产服装品牌打入了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大量的国外服装品牌也涌入了中国市场。服装品牌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是连接生
近年来,随着集中空调系统在公共场所的广泛应用,由此而引发的潜在公共卫生危害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为规范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与卫生,国家制定颁布了多部相关的规
便携市场的蓬勃发展正悄悄改变着工程师的设计方法,尽管表面上十分类似,但新方法却与旧有的标准方法有着微妙差别。因为开发团队现在设计的不再是产品,而是在设计一种能够承载大量合乎不同市场需求且功能各异的产品平台。  三股强劲的趋势促成了这一变化。首先是不断增加的产品复杂性。消费者对功能和性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还要求每一代新产品的原材料成本(BOM)和电池寿命都保持大体一致的水平,这就要求更加精确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