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雄黄混悬液抗宫颈癌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mao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纳米雄黄混悬液的制备  目的:雄黄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它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As4S4或As2S2),另外还含有少量三氧化二砷(As2O3)及五氧化二砷(As2O5)。由于雄黄在临床上的特殊功效及其毒性反应,自古就很重视它的炮制处理。但雄黄难溶于水,胃肠道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故临床用药剂量大,阻碍了雄黄的临床应用推广。目前,纳米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优化雄黄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备纳米雄黄混悬液,为雄黄体外抗肿瘤研究提供实验理论基础。  方法:经去毒处理后按药典规定方法测得 As4S4含量为92.3%的雄黄原料粉,经球磨机粉碎,将过500目筛的雄黄样品3 g,加蒸馏水至300 mL,磁力搅拌器搅拌30 min,加入M-110EH型微射流制粒机30000rpm·min-1,10个循环,最后1次5000rpm·min-1。超声震荡30 min,再过0.22μm微孔滤器除菌,密封避光4℃保存。在Nicomp380 ZLS型粒度测定仪上测定粒度;采用砷钼蓝法测定样品中的砷含量;绘制标准曲线,测定样品中As2O3含量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纳米雄黄混悬液的微观形貌。  结果:应用微射流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86.8 nm左右的纳米雄黄混悬液,其砷含量为9.27 mg·g-1, As2O3含量为1.86 mg·g-1。密封避光4℃保存,在60d内 As2O3含量略有增加(1.86 mg·g-1增加到2.1mg·g-1)。扫描电镜观察所得纳米雄黄颗粒颗粒均匀分散,没有发生团聚。说明纳米雄黄混悬液在密封避光4℃的环境中具备一定的物理稳定性。  结论:制备了物理及化学特性较稳定的纳米雄黄混悬液。  第二部分 宫颈癌SiHa细胞体外药敏试验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混悬液体外对宫颈癌SiHa细胞、HeLa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率,了解不同实体瘤细胞株对纳米雄黄混悬液的敏感性。  方法:将纳米雄黄混悬液按倍比稀释法配制成不同实验浓度梯度的药物(6.25,12.5,25,50 mg·L-1)作用于宫颈癌SiHa细胞、HeLa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肝癌HepG2细胞不同时间段(12,24,48,72 h)后,应用MTT比色法比较其对不同实体瘤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并应用 Bliss法计算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不同肿瘤细胞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检测不同实体瘤细胞株对纳米雄黄混悬液的敏感性。  结果:MTT比色法显示,纳米雄黄混悬液对宫颈癌SiHa细胞、HeLa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肝癌HepG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用Bliss法计算纳米雄黄混悬液对四株细胞的IC50值,结果分别为18.71 mg·L-1,38.95 mg·L-1,26.14mg·L-1和64.01 mg·L-1,由此可见,纳米雄黄混悬液抑制SihHa细胞增殖的作用最强。  结论:对纳米雄黄混悬液的敏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癌SiHa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肝癌HepG2细胞。  第三部分 纳米雄黄混悬液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探讨  第一节 宫颈癌中RCAS1表达与HPV16E6、HPV16E7表达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RCAS1蛋白表达与HPV16E6、HPV16E7蛋白表达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HPV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S-P(streptavidin-peroxidase)法,分别检测71例宫颈癌,7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RCAS1蛋白与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  2.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中RCAS1蛋白与HPV16 E6、E7蛋白的表达。  结果:1. RCAS1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膜和/或细胞浆,从正常宫颈组织到CIN再到宫颈癌组织,RCA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9.47%和77.46%,提示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进展RCAS1表达逐渐增强(P<0.05)。低分化宫颈癌组中RCAS1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宫颈癌组(P<0.01);但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  2.HPV16 E6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核,从正常宫颈组织到CIN再到宫颈癌组织, HPV16 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5.53%和60.56%,提示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进展HPV16 E6表达逐渐增强(P<0.05)。HPV16 E6阳性表达在低分化宫颈癌组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宫颈癌组(P<0.01);但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  3.HPV16 E7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核,从正常宫颈组织到CIN再到宫颈癌组织, HPV16 E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94%和61.97%,提示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进展HPV16 E7表达均逐渐增强(P<0.05)。HPV16 E7在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腺癌组(P<0.01);但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  4.宫颈病变组织中RCAS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  5.通过Western Blot均检测到宫颈癌SiHa细胞中HPV16E6、E7蛋白及RCAS1蛋白的表达。  结论:RCAS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强,RCAS1表达强度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相关;RCAS1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存在HPV16感染。宫颈癌SiHa细胞中存在RCAS1蛋白和HPV16E6、E7蛋白的表达。  第二节 纳米雄黄混悬液诱导宫颈癌SiHa凋亡及对HPV16E6、E7和RCAS1表达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雄黄混悬液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的机制及HPV16E6、E7和RCAS1表达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角度对 HPV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进行研究,为宫颈癌的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雄黄混悬液(6.25,12.5,25,50 mg·L-1)作用于宫颈癌SiHa细胞不同时间段(12,24,48,72 h),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雄黄混悬液处理组)和对照组(不加药物的细胞)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吖啶橙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DNA Ladder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改变;用RT-PCR方法检测Bcl-2、Bax、HPV16 E6、E7和RCAS1mRNA的表达;用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V16 E6、E7和RCAS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考察纳米雄黄混悬液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  结果:1.纳米雄黄混悬液25,50 mg·L-1处理SiHa细胞48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凋亡增加,电镜显示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进行吖啶橙染色后大多表现为凋亡样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凋亡细胞DNA Ladder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纳米雄黄混悬液致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细胞呈G0/G1期阻滞。  2. RT-PCR检测结果显示,纳米雄黄混悬液25,50 mg·L-1处理SiHa细胞48,72 h后,宫颈癌SiHa细胞中Bcl-2、HPV16 E6、E7和RCAS1 mRNA的表达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而Bax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纳米雄黄混悬液6.25,12.5 mg·L-1组,上述表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纳米雄黄混悬液25,50 mg·L-1处理SiHa细胞48,72 h后,宫颈癌SiHa细胞中HPV16 E6、E7和RCAS1蛋白表达亦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纳米雄黄混悬液6.25,12.5 mg·L-1组,上述表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于SiHa细胞具有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Bcl-2/Bax比值有关,导致细胞凋亡可能主要通过线粒体介导发生的;纳米雄黄混悬液抑制了SiHa细胞中E6、E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也抑制了RCAS1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抗宫颈癌的另一机制。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下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初中语文教育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社会责任感可以说是这些良好品德的基础。所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高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教师要攻克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责任感;语文教育;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责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古诗词人文精神蕴含深远。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古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对古诗词教学加以重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在语言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有效培养,真正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内涵,语文素养得到相应的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摘要】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自己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参与精神,使自身的教学素质不断提高。这要求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足够重视,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式;教师主体;参与精神;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介绍科技档案管理的定义、特点和意义,分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科技档案管理 内在要求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0-176-02  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社会正逐步向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转变。科技档案在企业或公司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