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脊索瘤的手术治疗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索瘤是一种起源于脊索残余或异位脊索的骨肿瘤,亦有人认为由良性脊索细胞瘤恶性转化而来,其具有局部浸润、易复发、远处转移倾向,被认为是一种恶性骨肿瘤,其好发于中轴骨的两端(颅底和骶尾部),尤其是颅底部脊索瘤,因其所在位置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结构,其手术治疗难度大,危险性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以往颅底脊索瘤的治疗,主要是神经外科采用颅内入路或是颅面联合入路,不仅危险性较高,而且损伤较大,往往造成较大的颅面缺损。随着人们对颅底解剖结构的逐渐熟悉及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采用颅外入路越来越备受关注,尤其是随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鼻内窥镜手术技术日益成熟,其应用在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手术所致的结构缺损,更为有效地扩大了手术视野,使得术中瘤体的切除更加彻底,对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保护更加完善。颅底脊索瘤因其瘤体多样化及其颅底复杂的解剖结构,依据肿瘤扩散方式或临床表现及其部位等不同的标准,被人们分成不同的类型,其手术治疗难度也较大,依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并结合具体情况,往往采用不同的术式,甚至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术式的联合,以尽可能彻底完整地切除肿瘤减少复发为目的,目前采用的术式主要包括:经口入路、经上颌骨-蝶骨入路、Le Fort I入路和扩大Le Fort I入路、经髁入路、经颞部入路、经额下或额底入路、经上颌骨翻转入路以及经鼻内窥镜引导手术等。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其在颅底脊索瘤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其优越性必将日益凸现。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底脊索瘤的主要方法,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则可更为有效地降低肿瘤复发率。传统观念认为脊索瘤对常规放疗剂量不敏感,因此应适当增加放疗剂量。随着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放疗技术的逐步发展,颅底脊索瘤的局部控制将逐渐改善,复发率必将逐渐减小,患者的生活质量亦会得到很大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T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990-2005年收治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初次发病T2期膀胱尿路
院内感染是腹部消化器官恶性肿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找到其独立的危险因素对于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腹部消化器官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的128例
〉当前社会上仍有一些需要在医疗上得到帮助的贫困人群,在我国目前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寻找有效的慈善救助。本文结合我院开展慈善医疗救助的实践探索,希望更多的公立医院能
为了加快推进粮油加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期间,我国把增加绿色优质的粮油供给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放心粮油工程是“粮安”工程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我国的国计
目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样本选择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样本来源:70例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
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在于其氧还原动力学的快慢。而阴极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缓慢,则会严重损耗电池能量,造成能量利用效率低、电池电压小等问题。现存商业Pt/C催化剂虽
研究目的:观察鼻牙槽塑形治疗(pres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 PNAM)对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对20例出生10天~2个月的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进行鼻
目的:探讨小檗碱减轻高脂诱导肾脏损害与Toll样受体的相关性。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喂养组(NF组)、正常喂养小檗碱组(NF+LBBR组)、高脂喂养安慰剂组(HF组)
当前,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督促下,农村的中小学界掀起了一股向杜郎口中学学习的潮流,要求各学校都要模仿杜郎口教学模式,创建高效优质课堂。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