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生活环境的改变,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功能的改变导致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发生,给广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虽然性激素疗法对功血止血有较肯定的疗效,但结合中国国情,因许多患者对该疗法的潜在副作用仍存在较多疑虑,从而影响其临床推广。另一方面诊断性刮宫虽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迅速而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对许多无性生活史的年轻患者而言常难以被接受。本病在中医学属于“崩漏”的范畴,早在数千年前,中医便将艾灸疗法运用于各种妇科疾病当中,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中医国传统医学因其有效、价廉、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国人乃至世界所青睐。本研究的展开正是论证艾灸隐白穴对妇女崩漏的近期止血疗效。研究目的运用艾炷穴位直接灸隐白穴配合中成药对崩漏妇女进行治疗,观察中医疗法在崩漏出血期止血及改善症状方面的作用,探索一套适用于妇女崩漏止血的具有祖国传统医学特色的疗法。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试验性研究,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的方法,筛选2010年1月-2011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妇科病人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7例,剔除因诊刮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内膜恶变而中途脱落者5例(失访率为9.26%),最终完成治疗的脾肾虚(夹瘀)型崩漏患者共49例,其中治疗组23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黄芪针静滴配合止血丹胶囊口服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进行艾炷直接灸隐白穴治疗,观察时间为24小时,治疗期间记录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及中医临床症状,通过对所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比艾炷直接灸疗法与单纯基础治疗对本病的近期止血疗效。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本研究共完成观察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并排除脱落后的病例共49例,其中治疗组23例,对照组26例。中医辨证分型脾肾两虚夹瘀型43例(87.76%),脾肾两虚型6例(12.24%)。纳入病例年龄12-52岁,平均39.47±11.12岁,年龄小于40岁18例(36.73%),大于等于40岁者31例(63.27%)。既往有崩漏病史者24例(48.98%)。经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出血天数、孕产史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近期止血效果:试验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入院6小时内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经分组治疗后入院第18-24小时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较入院首6小时有所改善(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24小时内对崩漏患者出血减少的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中医症状积分: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精神状态、月经血块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改善头晕视朦、腰骶酸痛及小腹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艾炷直接灸疗法配合中成药健脾补肾、化瘀止血对脾肾虚(夹瘀)证崩漏患者急性期止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艾灸配合中成药治疗对改善崩漏患者精神状态、月经血块等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