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LOC51255基因过表达对SMMC-7721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实验观察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人类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增殖失控、分化受阻,凋亡异常直接相关。近期研究发现一些转录因子在肿瘤中表达及活性均明显异常,可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故而转录因子的研究已成为肿瘤防治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转录因子通常包括DNA结合区及一个或多个调控区,它们通过与DNA上的特异位点结合来发挥作用。其中,锌指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人类的DNA结合蛋白,也是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   LOC51255基因全长716个碱基,编码蛋白长153个氨基酸,此蛋白含有RING指结构域,属于C3HC4型锌指蛋白。C3HC4型锌指是结合两个锌原子的,由40~6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特殊的锌指结构,该类型蛋白的共有序列为:C-X2-C-X(9-39)-C-X(1-3)-H-X(2-3)-C-X2-C-X(4-48)-C-X2-C,其中X为任意氨基酸。RING指区域是一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区域,既往研究提示拥有RING指的蛋白普遍具有两方面功能:①可参与基因转录调控、DNA修复和重组、细胞转化及肿瘤抑制等多种生物过程;②RING指区域是E3泛素蛋白连接酶的重要活性区域,许多含有RING指结构域的蛋白都在泛素化途径中起关键作用,且目前普遍认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癌相关性脱调控有关,并参与癌性转化、肿瘤进展、免疫监控逃逸及药物抗性等重要病理生理过程。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初步了解到LOC51255基因编码产物是一个含153个氨基酸,全长拥有一个RING指功能域的小分子蛋白质。该基因编码的具有RING指结构域的蛋白,在许多生物中都有同源蛋白存在,表明此结构域在生物进化中比较保守。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也显示该蛋白在进化中比较保守,可能对于维持生命有重要作用。功能分析提示LOC51255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是一个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基因。这些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LOC51255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线索。   迄今为止,尚未检索到有关LOC51255功能研究的相关报道,尽管生物信息手段非常快速,能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但据此得到的预测都有不确定性,不同的计算方式,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为了阐明其确切功能,本课题拟从生物信息学分析入手,以该基因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生物学行为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为切入点,设计一系列实验,从多个角度对假设的功能进行验证,并通过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及侵袭等的影响,最终了解本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并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从而为全面研究LOC51255的功能及在肿瘤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   首先,用PCR法从pET28b/LOC51255重组质粒中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把目的基因连接到pMD18-T载体。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pDsRed1-C3相连,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LOC51255和pDsRed1-C3/LOC51255,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SMMC-7721、HepG2和293T细胞。其中转染后的SMMC-7721细胞采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株,用于后续实验,转染后的HepG2和293T细胞用于亚细胞定位。   其次,用MTT法分别检测稳定表达LOC51255目的基因的SMMC-7721细胞(转LOC51255组)、只含空载体的SMMC-7721细胞(转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的SMMC-7721细胞(未处理组)的生长特性;同时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三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过表达LOC51255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LOC51255对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再次,将三组细胞分别注射至裸鼠右前肢腋部皮下,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速度,瘤体的重量、体积等情况。处死裸鼠后,进行瘤体组织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最后,以细胞周期蛋白为靶点,从mRNA水平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蛋白B1、D1、E1及E2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LOC51255基因影响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   结果:   1.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LOC51255和带有红色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pDsRed1-C3/LOC51255。   2.用脂质体法将pcDNA3.1(-)/LOC51255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肝癌细胞之后,再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结果表明转LOC51255组中LOC51255的表达量明显增高,提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LOC51255的肝癌细胞株。   3.用同样方法将pDsRed1-C3/LOC51255转染HepG2和293T细胞株,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目的基因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LOC51255在肝癌组织细胞中的定位,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LOC51255在Chang肝细胞和SMMC-7721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均证实LOC51255主要定位于细胞浆。   4.采用MTT法检测三组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与转空载体组和未处理组相比,过表达LOC51255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5.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转LOC51255组,其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低于两对照组,且伴有SMMC-7721细胞克隆形态的明显改变。证实LOC51255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并可能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6.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LOC51255的稳定细胞株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提示LOC51255可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   7.用饥饿法使各组细胞周期同步化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发现,过表达LOC51255可延缓SMMC-7721细胞株从G1期进入S期。提示LOC51255抑制细胞生长的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细胞周期的进展有关。   8.将三组细胞分别注射至裸鼠右前肢腋部皮下,成功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经观察发现注射转LOC51255组细胞的裸鼠,比注射转空载体组及未处理组细胞的裸鼠的瘤体生长速度慢、瘤体重量轻、体积小,且恶性程度低。   9.移植瘤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注射转LOC51255组细胞的裸鼠,其移植瘤组织异形性小,细胞核变小,胞浆增多,细胞形态向正常细胞方向逆转。   10.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注射转LOC51255组细胞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LOC51255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高,证实LOC51255蛋白的确在裸鼠移植瘤中得以表达并抑制了移植瘤的生长、增殖,降低了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11.通过RT-PCR检测,发现转染LOC51255基因的肝癌细胞中,其cyclin D1表达明显降低。提示LOC51255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可能与抑制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结论:过表达LOC51255基因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降低其克隆形成能力、侵袭力以及裸鼠成瘤能力,并使其恶性程度下降,表型向正常肝细胞逆转,从而为肝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干预靶点;初步证实LOC51255基因可能通过抑制cyclin D1的表达,延缓细胞从G1期进入S期而起作用,为更深入的机制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为炎性脱髓鞘以及进一步的脊髓损伤。MS因其具有高发病率、病程长以及青壮年易患而备受重视,目前尚无满
目的:研究胃癌中Humanphospharasesofregeneratingliver-3(PRL-3)和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和淋巴结的转移关系,为明晰胃癌淋巴结转移
(本刊讯)2020年7月22日,德州胜港纸业有限公司与宝索企业集团签订年产10万t生活用纸后加工设备项目.本项目的6台套主体后加工设备均由宝索企业集团旗下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