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组织浸润和周边侵犯评估中的意义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MR平扫结果及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和一致性,探讨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技术对协助Ⅰ~Ⅱ期宫颈癌的分期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2005.5-2008.10首次来我院就诊经宫颈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随后在本院行临床检查、MR平扫和MR动态增强扫描后均行手术治疗42例,年龄32~68岁,平均51.7岁,检查后42例患者患者术前未进行任何治疗处理,3-7天内行手术治疗,有4例术后证实ⅡB期患者进行了化疗,42例术前术后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42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分期采用妇产科学第六版教材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0年)修订的临床分期标准,MRl分期标准采用Sironi等提出的方法。术前由两位妇科主治及主治以上医生通过详细的专科检查,并行MR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后由本院MR室诊断经验丰富的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术后以术后病理为标准,通过分别与术前临床分期、MR平扫结果及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比较。将42例病例所得的临床检查结果及MRI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所得各种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计算符合率、kappa值,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Q=0.05。 结果: 1.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临床检查、MR平扫及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对宫颈癌分期诊断分别与之做一致性比较得出:对于宫颈原位癌,三种方法评价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差,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①临床检查对IA期宫颈癌诊断与手术病理的一致性较差,无统计学意义,对IB期的评价一致性较好,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ⅡA期宫颈癌诊断一致性较差,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ⅡB期宫颈癌的评价一致性较差,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MR平扫对ⅠA及ⅡB期宫颈癌的评价一致性较好,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对ⅠB及ⅡA期的诊断一致性极好,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③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技术对ⅠA期宫颈癌的诊断一致性较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ⅠB、ⅡA、ⅡB期宫颈癌的诊断一致性均极好,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2.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在临床分期的基础上,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的分期评价符合率为78.57%(33M2),Kappa值0.625,MR平扫分期评价符合率为66.66%(28/42)Kappa值0.464,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61.90%(26/42)Kappa值0.419,P均小于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MRI能直观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经动态增强后可增加子宫与肿瘤的对比,更能准确显示宫颈癌病灶的浸润范围,对于早期宫颈癌(Ⅰ~Ⅱ期)的分期评价明显优于单纯临床分期,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ⅡA与ⅡB期有着明显的优势,但MRI对原位癌与ⅠA期宫颈癌的区别诊断价值有限,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及宫颈活检等多项检查综合判断。总之,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分期,尤其是判断侵犯情况明显优于临床检查及单纯MR平扫,是目前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较为理想的一项检查技术,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本实验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旨在明确多聚赖氨酸(PLL)介导SPIO标记干细胞的安全性及其对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影响;通过MR动态观察移
背景异丙酚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静脉麻醉药之一。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时经常出现血压下降。异丙酚对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和对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共同导致低血压。异丙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NO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扩张血管作用。异丙酚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离子通道,通过非内皮依赖性机制舒张血管。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大电导钙激
目的: 本实验采用兔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ALI模型,观察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ALI兔NF-κB的变化规律,探讨ALI的发生发展与NF-κB的活化关系,研究应用乌司他丁抑制NF-κB的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