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化工企业科技体制探讨——以山西阳煤丰喜集团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qx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山西省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建设“大企业、大集团、大基地”为龙头,确定“精细化工、乙炔化工、化肥工业、甲醇工业、焦油加工”等五大重点的经济结构战略布局调整的影响,形成了以阳煤丰喜、天脊煤化工、山西三维、山西焦化、太原化工、兰花科技、南风集团等为核心的一些大型煤化工企业集团,并拥有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化工第二设计院、山西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一批在行业内具备较强实力的煤化工科研、设计单位,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和技术技能领先的专家队伍。这些都为山西省煤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科技条件支撑,而煤化工企业自身内部的科技体制则扮演着企业技术研发的关键角色。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并适应现代煤化工技术发展的企业科技体制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一个僵滞的、落后的企业科技体制则会成为煤化工企业在技术研发与应用中的瓶颈,从而降低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最终导致企业被市场所淘汰。由此可见,对山西省煤化工企业的科技体制研究不仅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本文将科技体制作为研究视角,以山西煤化工企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将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省煤化工企业—山西阳煤丰喜集团作为考察中心,分析山西阳煤丰喜集团科技体制的主要构成部分及其在企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了山西省煤化工企业科技体制的发展方向,旨在于完善山西省煤化工企业的科技体制,促进山西省煤化工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  论文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阐述了山西阳煤丰喜集团的煤化工科技研发体制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山西阳煤丰喜集团的煤化工科技研发体制以科技研发机构为载体,以科技研发机制为核心。山西阳煤丰喜集团的科技研发机构为公司下属的技术中心,组建于1998年,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发制度与机制。  第二章阐述了山西煤化工企业的科技管理体制特点及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山西阳煤丰喜集团、山西省相关政府部门和山西省相关煤化工行业协会是科技管理体制的三大主体,其中政府和行业协会通过各自不同的渠道方式对企业的科技发展起到不同影响。山西阳煤丰喜集团的煤化工科技管理体制中所包含的政府相关部门、煤化工行业协会与企业三方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山西阳煤丰喜集团的煤化工科技管理体制。  第三章阐述了山西阳煤丰喜集团的科技交流体制情况及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山西阳煤丰喜集团主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在煤化工企业与高等院校、煤化工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构建合理的产学研互动平台,推动了山西阳煤丰喜集团的煤化工技术交流体制的建设。  本文认为,山西省煤化工企业的科技体制以科技研发体制作为核心,包括科技管理体制与科技交流体制。正是得益于科技体制的有效运转,山西煤化工企业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然而在科技体制实际运行过程中,依然暴露出各式各样的不足和问题,对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完善其体制建设。
其他文献
在当代数学哲学研究中,对抽象数学对象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存在着诸多讨论,奎因-普特南的不可或缺性论证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实在论的视角出发,对奎因-普特南不可或缺性论证的
虚拟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形态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实体经济的内在需求,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而作为实体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它在直接融资市场上的融资效果直接体现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这关系到是否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并为社会各方面带来良性效应。本文基于这一角度详细研究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直接融资问题。论文从研究虚拟经济入手,指出虚拟资本是虚拟经济的核心和基础,从概念
日常政治主要体现了日常权力的交往关系.日常政治领域也就是各种权力抗衡最为活跃的领域,在社会领域中,权力的表现趋于稳固与定型,而在日常政治领域,权力更多体现为飘忽不定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统一战线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而又意义深远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阐明研究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其次,较为严格地讨论"素养"、"科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