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住区街区化改造策略研究——以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滨江地块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_hu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是城市最为根本的功能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曾演化出各式各样的居住空间建设模式。封闭式居住区是我国目前最为普遍的居住区建设模式,一方面为了满足住房需求,新的封闭式小区还在不断的建设,另一方面,封闭式小区带来的城市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居住区街区制是首次明确提出的对于封闭式小区这一建设模式的反思与否定。在街区制提出之初就引发社会高度讨论。  本文尝试从居住小区的历史成因入手,结合相关学者对于街区制或街区型住区等相关概念的研究,探讨封闭式小区与街区型住区的异同,从而寻求一套街区化改造的模式规则。  第一章辨析了街区化改造的相关概念,明确了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第二章从居住小区发展历程、反思意见以及街区相关研究三个方面,综合叙述有关居住区建设的相关研究情况。  第三章从街区型住区的特征入手,总结街区化改造的组成要素以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与第五章为实证性研究,以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滨江地块为研究对象,从建设历程、功能布局、交通系统、城市肌理等多方面归纳总结该地块建设现状,并从城市角度与居住区角度分别探讨改造策略。  最后总结改造经验与本次研究的延伸思考。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已变的越来越重要。而建筑作为文化的一大载体则是对传统地域精神进行表达的一个重点。江西地区的天井空间就是本地传统建筑中一
视觉是人类从周围环境获得信息量的最重要的感受,而人的眼睛对色彩有着最敏感的感知,色彩对于人的心理感情的变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催化作用;与此同时面对色彩秩序混乱的城市,人们逐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居问题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社会的变迁,人们对于居住的标准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不断
工业遗产是特定时段内人类智慧与文明的象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经济等价值,在人类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随着
传承地域文化、建造特色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建设是表现地域文脉的要素之一,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价值观走向,对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
社区养老是一个广受建筑学界关注的话题,在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当居家养老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时,社区养老可以补充居家养老各方面的不足。但目前建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河流生态系统普遍衰退,而河流沿线的特殊性迫切需要其规划建设的生态化,涉水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特别是河流健康概念的发展成熟,为河流沿线规划的价值观、编
学位
“可持续设计”在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可持续性的同时,也强调了时间维度上的可持续性。相比“绿色设计”的概念,“可持续设计”更契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BIM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提出了以环境友好、人的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标志着城镇化水平进入了中高水平的新阶段。兼具城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