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也迅速增加,但由于我国市场政策还很不健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仍不完善,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监管还很薄弱,很多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取证券市场上的资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很大的隐患。从1998年起,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受各方面政策的支持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且由于其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从目前来看,房地产企业整体是盈利的,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对整个市场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另一方面,CFO(财务总监)是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掌握着企业的现金资源和财务信息,是公司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权力的核心管理人员之一。CFO与企业的盈余管理密不可分,因此本文分析了CFO的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任职年数、是否担任董事、是否持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利用房地产行业的数据验证了两者的相关性,指出CFO持股和兼任董事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有针对性地为上市公司改善盈余管理质量提出了建议。 本文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首先对CFO与盈余管理进行定义,介绍了CFO的涵义、CFO的基本素质、CFO特征、盈余管理的涵义以及CFO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高阶理论、公司治理理论、激励理论,为理论分析打下基础。第三章结合现有研究,依据CFO与盈余质量的基本理论,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为下一章的实证分析打下基础。第四章首先提出六个假设,继而进行研究设计,确定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以我国2010-201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共207家上市公司)从中剔除无法取得数据和存在数据缺失的样本,选择变量,以所选择的计量模型估计出盈余管理程度作为因变量,再根据之前的假设将CFO的特征加以量化作为自变量,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盈余管理程度(因变量)与CFO特征(自变量)的相关性。第五部分根据本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第六部分是结语,包括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展望等。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中的CFO个人特征里,性别、学历和任职年数与盈余管理程度相关性很微弱,唯独年龄特征对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CFO持股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CFO兼任董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