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酱种曲中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12345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酱是以面粉、大豆等为原料,经自然接种,利用米曲霉、黑曲霉等微生物繁殖过程中产生的酶系对原料的作用,形成具有特征风味的调味品。本论文以传统酱制品的种曲为考察对象,首先,通过稀释平板涂布法和划线分离法对传统酱制品种曲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比较其产酶活性,选择产酶能力强的8株霉菌,再利用PCR扩增技术对其进一步鉴定。其次,以产中性蛋白酶能力最强的1株米曲霉为培养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工接种多菌种对甜面酱发酵中主要产酶酶活与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为甜面酱多菌种发酵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对传统酱制品制曲菌株霉菌特性的研究,为工业化生产酱制品的可行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结论如下: 1、分离出14株霉菌(经形态学观察为7株米曲霉、6株黑曲霉和1株根霉)。选取产中性蛋白酶和糖化酶酶活较高的5株米曲霉和1株根霉以及产酸性蛋白酶和糖化酶酶活较高的2株黑曲霉,这8株霉菌经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进一步鉴定其中5株米曲霉菌株确属于Aspergillus oryzae;2株黑曲霉菌株确属于Aspergillus niger,最高同源性的菌株的相似性为100%。2、所选取的米曲霉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时间54h、湿度90%、温度31℃时,蛋白酶和糖化酶的酶活总和最大估计值为1766.63U/g。3、甜面酱发酵中主要产酶酶活与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为:pH值从发酵开始的0~10d急剧下降,10d后缓慢下降,50d后稳定在4.4~4.5;总酸度从发酵开始的0~10d急剧上升,10d后上升平缓, 50d后稳定在4.6%~4.8%。中性蛋白酶酶活发酵20d时下降了一半,50d后中性蛋白酶几乎为零;酸性蛋白酶酶活发酵24d时从45.0U/g下降到30.2U/g,50d后酸性蛋白酶也接近于零;氨基态氮含量从发酵开始的0~30d急剧上升,30d后上升平缓,50d后稳定在0.38g/100g。糖化酶活力从发酵0~42d下降得很快随后趋于平缓,最后稳定在405 U/g水平;还原糖含量发酵32d时达到18.2 g/100g,32 d后上升平缓,43 d后稳定在21.3 g/100g。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鹰嘴滑囊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9例鹰嘴滑囊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进行超声观察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正>一、教材地位1.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容。2.本课选取了中国近现代报刊、广播、影视和互联网这四大媒介,以
目前,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实践日益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注,智能电网区别于传统电网的一个根本特征是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
现有的硬实时周期任务和非周期任务的混合调度方法都没有保证非周期任务的实时性,所以不适合调度具有强实时要求的偶发任务.通过分析和计算EDF算法调度偶发任务所占用的空闲
目的:探讨血尿酸(Uracid,UA)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T2DM患者202例,根据踝肱比(ABI)进行分组:ABI≤0.9为外周动脉疾病(PAD)组,ABI〉0.9为对照组,对患者年龄、性别
新形势下商会职能的拓展和档案管理要求的变化对商会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商会档案管理者只有重新定位自己,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商会档案管理
本文阐述了诱食剂的种类及对水产动物的诱食效果、作用机理。
分析了光缆网建设中防雷接地必要性,指出防雷接地的常见错误做法,分别给出直埋光缆、电杆及吊线的接地要求和方法,明确了吊线、避雷线的接地电阻要求,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光缆配
<正>巧妙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轻松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且能很好地解放学生和教师,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为例。【目标设计】据《普通高
全民创业教育对于提升社会大众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有独特的条件和基础。文章探讨了在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并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