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海底热液硫化物组分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液成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内生成矿作用,它的成矿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热液通道为热液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深入了解热液硫化物的组分特征和富集机制对于探索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所研究的热液硫化物样品来自东太平洋海隆Venture热液喷口处(9°46′N~9°51′N),是2001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利用Alvin号进行现代海底热液活动调查时所采获的。我们通过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磨制光片、薄片,提纯单矿物等,开展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观察硫化物手标本,结合矿相显微镜鉴定发现:靠近“烟囱”壁内侧以富Cu矿物为主,如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辉铜矿等;中间以Cu、Zn矿物为主,包括闪锌矿和黄铜矿及二者形成的固溶体出溶物:最外侧是生物成因黄铁矿、硬石膏等。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EPR9°-10°N热液活动区主要成矿元素有Cu、Fe、Zn、Ba、Ca、Pb等,微量元素为Se、As、Te、Bi、Au、Ag等,主要的阴离子是S2-、SO42-,而CO32-、Cl-含量较低。 结合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的热力学计算得出,热液活动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总趋势由低→高→低:热液活动早期阶段,温度在200℃-400℃之间,形成黄铁矿-闪锌矿的中温矿物组合:中期为热液期,流体温度迅速升高,成矿温度范围在300℃-550℃之间,此时形成黄铁矿-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辉铜矿Cu2S等高温矿物组合,随着流体fO2和fS2的不断变化生成蓝辉铜矿Cu9S5、铜蓝CuS等次生铜矿物;后期随着热液流体不断向通道口运移,冷海水下渗与流体混合使其温度低于250℃,在此过程中热液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闪锌矿-磁黄铁矿的低温矿物组合以及闪锌矿-黄铜矿的“固溶体”出溶结构,表现出热液活动的多期性和多阶段性。 热液体系的硫逸度和氧逸度对硫化物的沉淀有直接影响,在碱性溶液中(PH>7)低浓度的S2-即可以与金属离子反应形成难溶的金属硫化物;在高温略显酸性的热液中HS-和S2-的优势场范围扩大,金属硫化物可以在氧逸度比常温下稍高的环境中生成并稳定。从矿物组合特征来看,EPR9°-10°N热液体系属于中、高温热液系统,热液流体呈酸性,因此HS-和S2-的优势场范围扩大,有利于金属硫化物的大量沉淀、富集。在多组分的热液体系中,金属元素首先选择形成活度积最小的化合物的离子进行化合沉淀。一种难溶矿物沉淀以后,元素的迁移作用并非停止,矿物与溶液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热液硫化物就是按照这样的交代顺序依次沉淀,从而反映出元素迁移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密切联系。
其他文献
<正>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我社于一九六九年土法上马办起了菌肥农药厂。几年来,从单一生产“九二○”开始,后来陆续又生产“五四○六”、磷、钾细菌
在水泵房吸水井施工中,采用合理的设计方式,对安全生产、降低劳动强度以及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通过方案对比,分析对比可行性和优越性,在节约降成、经济实用等优化条件原则下
<正>"开拓团"就是迁往中国的日本移民群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向中国派来的不只是军队,还有大量的移民。1939年2月9日,满洲拓植委员会事务局将"移民团"改名为"开拓团"
口译是言语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和内在规律,其思维特点主要体现在异语转换的灵活性和应变性上。在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使用特定的"变通"手段来处理"
<正> 声波探测技术,七十年代以来已在我国许多工程中加以研究应用和推广。我队1977年研制成ssJ-1型数字声波测井仪及“一发双收”声波测井换能器。它可以了解地表声波探测所
万历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动,江南地区的乡绅势力不断扩大其自有的封建特权。除法定优免特权进一步扩大外,乡绅还大量地接受诡寄和投献田产,完全成为地区社会的统治阶层。乡
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新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影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 :功利主义色彩严重 ,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盛行 ,生活阅历不足而理想主义色彩
笔者从事近十年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生涯,主持过多个栏目,拍过不少片子,获得过一些荣誉。兴奋之余,心怀感激,同时也深感不安,荣誉是对自己过去工作的一种肯定,同样也是一份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