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德堡原子高次谐波发射束缚态跃迁载波相位效应的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freeb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研究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尤其近年来,接近单个光周期的超短激光脉冲的出现给这一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利用超短脉冲电场强度变化快、频谱宽的特点,本文理论研宄了里德堡原子在超短脉冲作用下的高次谐波发射以及氦原子在超短脉冲作用下束缚态之间的跃迁。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了超短脉冲作用下里德堡原子的高次谐波发射。它和传统高次谐波相比,具有更高的平台截止频率和谐波转化效率。这些优势主要归功于超短脉冲快速的强度变化和里德堡态较大的轨道半径。由于里德堡电子离核较远,一部分电子在超短脉冲驱动下被直接加速并回到核附近与核复合,同时放出高能光子。我们还考察了里德堡态主量子数以及激光脉冲条件对谐波谱的影响,这些结果对优化高次谐波发射和获得孤立阿秒脉冲的实验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提出了利用高次谐波谱探测里德堡态电子密度分布的方案。由于里德堡原子的高次谐波发射来源于里德堡电子与母离子的重碰过程,谐波谱包含了里德堡态的结构信息。通过分析谐波谱的时间频率特性,我们发现在特定激光场条件下,里德堡电子的初始位置与高次谐波次数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某一次谐波的发射效率与相应的电子初始位置的几率密度成正比。因此,借助经典模型,可以从高次谐波谱提取出电子密度分布的信息。我们的方案比传统的原子、分子轨道成像方法更直接有效。   第三,研究了高频区超短脉冲的载波相位对束缚态之间跃迁的影响。当超短激光脉冲辐照基态原子时,由于超短脉冲具有较宽的频谱,不同跃迁路径之间发生相干,使得激发态的布居会随着脉冲载波相位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对于21P态,载波相位效应随激光频率缓慢增强。对于31D态,当激光频率接近基态和31D态之间的能级差时有很强的载波相位效应。借助四能级模型,我们发现21P态的载波相位效应是由单光子跃迁路径的“正频率部分”与“负频率部分”之间的相干引起的;31D态的载波相位效应是由双光子跃迁路径的“和频部分”与“差频部分”之间的相干引起的。该研究结果对束缚态跃迁的载波相位效应给出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其他文献
石墨烯是由sp2键合的碳原子所组成的六角结构单原子层二维晶体,是继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之后人类所发现的又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二维材料,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电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都是以sp2键合的碳原子所组成的六角原胞为基本单元,分别形成的一维和二维完美晶体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与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碳纳米管与石墨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使它在物理、化学和热学等方面具有新奇的性质,因而石墨烯不仅在凝聚态物理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而且在微纳光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广
铁基超导体是近年来发现的除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外超导转变温度(Tc)最高的超导系统。本文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和同位素效应,研究了铁(镍)基超导体的超导电性。主要工作包括以下
本论文从理论和实验上对分子离子的复合解离过程(DR-DissociativeRecombination)进行了研究。基于瑞典CRYRING离子储存环,本论文分别研究了六种分子离子的DR反应过程:质子化的
微结构物体的广泛应用,需要高精度、无损快捷的测量手段对其表面形貌信息进行测量。数字全息作为一种新的全息成像技术,结合传统光学全息与计算机后期数字图像处理,可以在微结构
本研究首先对燃料电池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研究现状作了深入的评述,分析了当前Nafoin膜结构的不足,并对新发展的平行柱状纳米水通道模型在介观尺度上的应用提出了修正。其次,使
由于广泛的应用,超短脉冲激光是激光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但传统的超短脉冲激光器不仅技术复杂,而且多数需要采用特殊的泵浦源,导致这类激光器件娇贵,只能局限于一些专门的
闪电放电物理过程的研究是雷电预警和防护工作的理论依据。闪电光谱观测是获得闪电通道内部物理特性参数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无狭缝高速摄谱仪在青海高原地区获得了云地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