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黄素对大鼠肾结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ture_007_007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肾结石(kidney stones disease,KSD)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肾结石疾病其总患病率为6.5%,且南方高于北方地区,达10%左右。肾结石容易复发,每年结石复发率高达5%~7%,为结石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习惯的变化,肾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当前主要治疗方法除了传统药物排石疗法以外,还有手术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逆行肾内手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和腹腔镜取石手术或开放手术等。但手术治疗费用贵,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应当注意的是,中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肾结石的防治过程中,尤其是在小结石的排出方面极具优势,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因肾结石形成机制十分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中药及其提取物的作用机制亦有待进一步研究。漆黄素(Fisetin)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有研究发现,广金钱草中含有黄酮类等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发挥对草酸钙结石的抑制作用,但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另外,漆黄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炎、抗肿瘤作用,然而漆黄素对肾结石形成的影响尚未研究。故本实验拟在大鼠中建立肾结石模型,初步探索漆黄素对肾结石形成的影响,为后续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提供前期基础,也为深入挖掘中草药在防治肾结石的潜在临床应用中奠定扎实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初步明确漆黄素对肾结石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对肾组织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其机制提供依据及前期思路。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1%乙二醇(EG)自由饮水的方法建立大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并以漆黄素对大鼠进行干预。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4只,模型组、干预组各8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1%EG自由饮水建立草酸钙结石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以一定浓度的漆黄素进行干预。干预4周后,采集大鼠血液标本,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取大鼠肾脏标本制成组织切片,观察大鼠草酸钙肾结石的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肾脏晶体的沉积情况,评价肾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MGB1含量。研究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草酸钙结晶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呈上升趋势,HMGB1表达水平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草酸钙结晶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氮呈下降趋势,HMGB1表达水平降低。研究结论:漆黄素能够抑制大鼠肾脏内草酸盐结晶的形成,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对肾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是预防肾结石的一种潜在的新型药物。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评价温阳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中重度骨转移癌性躯体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推广提供循证依据。研究方法:将纳入的66例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治疗组给予阿片类止痛药+温阳活血汤治疗,对照组仅予阿片类止痛药物口服。本研究以7天为1疗程。观察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转移疼痛的有效缓解率、疼痛评分、止痛药物剂量、止痛药药量减少率、中医症候积分
学位
背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最常见和最严重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对全世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糖尿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表现为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致、认知缺陷和社交功能障碍。对于T2DM而言,抑郁症的发生与其存在双向关联,可能与低级别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相关,与糖尿病相关的
学位
研究背景目前,中药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中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事件也时有发生,如患者服用木通、防己等中药导致的药物性肾损伤。中药的安全性是其临床应用和药效彰显的重要基础。肾脏作为重要脏器,中药对肾脏的安全性引起日益关注与重视。文献数据库、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系统、医院信息采集系统等海量数据为药物不良反应挖掘提供了多源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药致药物性肾损伤的
学位
背景:不孕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殖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全球性医学问题。目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是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据美国生殖医学协会数据统计,当前其活产率始终徘徊在30%-35%左右。多项研究表明,针刺在改善卵子质量,促进排卵,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IVF-ET过程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
学位
研究背景针刺手法是发挥针刺疗效的重要手段。如何针对病症选用适当的针刺手法是针灸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为了有效解析针刺手法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踝关节炎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刺捻转手法在抗炎镇痛方面发挥的作用。我们知道关节炎性疾病是针刺临床的常见病种,也是针刺研究领域用于探讨针灸镇痛作用机制的疾病模型之一。目前对于针灸抗炎镇痛方面的研究大多分别从外周或中枢的神经免疫调节的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析,而
学位
研究背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痴呆的第二大常见亚型,也是目前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性疾病,但是目前并没有药物被FDA批准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因此控制危险因素在VD的防治中占有重要作用。脂质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已知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大脑低灌注从而继发认知障碍或脑栓塞。既往文献表明,ApoE基因是影响血脂调控
学位
1目的通过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观察补肾促卵冲剂治疗女性DOR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循证医学依据。2方法根据纳、排标准收入30例肾虚血瘀型DOR所致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肾活血促卵冲剂和克罗米芬安慰剂)和对照组(克罗米芬和补肾促卵冲剂安慰剂)。给予相应治疗并观察1~2个疗程,分析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排卵率、妊娠率、血清激素指标、超声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的
学位
研究背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是膀胱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初次发现膀胱肿瘤的75%,患者初始症状多为间歇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Transn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既是NMIBC的重要诊断方式,同时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单纯的手术不能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rTMS联合自拟温阳通络汤中药湿敷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一科住院部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rTMS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3.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rTMS,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rTMS联合中药湿敷;治
学位
来源于芍药属中的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和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分别是中药白芍、赤芍和牡丹皮的原植物来源,这三种中药分别有补肝血、清热凉血及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芍药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保肝等作用;牡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丹皮酚,具有抗炎、抗肿瘤、代谢调节等药理作用。芍药及牡丹在作为中药饮片的原植物来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