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接钢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zhen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的民用建筑日趋紧张。为了缓解民用建筑的压力,除了进行大量的扩建和改建外,还有一部分进行改造。改造建筑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和实用的方法。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我国城市的住宅和其他民用房屋,大多数是低层或多层建筑,这些建筑既不能停止使用,又急需扩大使用面积,其中,有些建筑物在过去建设中没有进行抗震设防或者设防标准偏低,加之上接钢结构的建筑改造存在上下刚度与质量的突变。导致此类建筑结构上下周期和频率存在很多差异,使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寿命降低甚至倒塌和破坏。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接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建筑的改造设计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接钢结构在地震及恒载共同作用下动态仿真分析作了初步探索研究。以某一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接钢结构在地震及恒载共同作用下分别采用结构设计专用软件PKPM和大型有限元ANSYS软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根据整体结构中关键节点的应变及应力状况,得出采用PKPM软件模拟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相同层数及相同地震波作用的不同层数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薄弱位置。同时对相同地震波(天津波)作用下,分别研究了上接钢结构层数改变下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不变的情况,进一步验证了PKPM分析的结论及相应的规律。软件的分析结果表明此类建筑结构的改造设计除了结合经验外还需充分考虑到上下层数的变化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接钢结构在地震及恒载共同作用下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在实际工程设计时要通过模型试验来对其进行研究,而且在进行试验之前还要对其进行不同的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不仅用于指导模型试验,而且可以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以弥补模型试验的不足。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通过PKPM结构计算作用软件建立混凝土-钢整体模型,并对整个模型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进行时程分析,统计模型在不同特征周期及变化混凝土或钢结构层数的时程分析数据。   (2)采用ANSYS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某一地震激励和恒载共同耦合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静荷载作用的模态数据进行内力分析。   (3)提取上面两种软件分析的应力和应变等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过程采取各自软件在不同地震周期、不同层数下的节点应力和应变的比较和在不同软件得出结果的分析比较。   (4)总结加层前后节点应力与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出加层改造应该重点考虑的位置。   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结果,得出了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接钢结构在地震及恒载共同作用下结构节点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类似加层改造的设计、施工及建筑监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四川西部山区地处四川盆地与横断山脉、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其地质环境错综复杂,存在大量的特殊地质构造和特殊岩土体。其中这一地区就大量分布着崩坡积混合土。这种土体是在一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Reinfoced Polymer,简称BFRP)是以玄武岩纤维为增强体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BFRP作为基础工程的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应用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在碳纤维布加固RC梁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但是,需要加固的RC梁主要是由于地震损坏或者是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等而导致承载力不满足要求,这类RC梁
本文以主附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以现有的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为指导,立足于主附结构体系的耦联分析,建立其计算方法简单、计算量小且能得出与实际振动结果比较接近的动力计算方法,并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是指由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组成的框架,主要包括组合梁与钢柱、组合梁与组合柱、组合柱与钢梁等类型。本文提到的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指的是钢筋混凝土楼板通过
目前,混凝土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防护结构以及核设施,这些结构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成为关系到工程安全的重大课题。冲击荷载具有强度高、作用时间短的特点,要求混凝土在短
土钉+预应力锚索+搅拌桩复合基坑支护结构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阶段关于该结构工作特性的研究成果还较少,导致理论明显滞后于工程实践。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工程
再生混凝土(RAC)是将废弃混凝土块体经过回收、破碎、筛分后,得到再生骨料,然后再将再生骨料按一定的比例与级配混合配制出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技术可实现建筑材料资源的循环利
乏燃料一般通过专用机车运输到地质稳定、地震活动少、人烟稀少的场地处理。车辆在起动、加速、制动及货车在编组场上进行编组时,都会产生冲击作用,由于所装载货物的特殊性,其在
许多大跨空间建筑已经成为地标性建筑和著名的人文景观,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活跃,“911事件”中发生了飞机撞击建筑物的惨剧,飞机飞行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