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激励作用下非线性能量阱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djz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空间飞行器而言,复杂而多变的动力学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飞行器上敏感仪器、载荷的工作状况,因此飞行器部、组件的振动控制一直是航天工程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非线性被动减振装置由于其在特定条件下振动抑制效率高、鲁棒性强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正逐步受到研究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一类能够实现能量定向传递现象的非线性减振装置,即非线性能量阱,从能量阱阻尼参数和刚度非线性形式等方面研究触发能量定向传递条件,并讨论多种外激励形式尤其是随机激励作用下能量阱的振动抑制机理。具体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针对结构阻尼限制系统能量定向传递实现的问题,基于复变量平均法推导出系统能量传递和耗散与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从系统内部能量流动的角度讨论系统阻尼对能量传递和耗散的影响,从而给出耦合NES触发能量定向传递时阻尼需满足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量阱非线性刚度系数设计方法,该法能够保证在确定结构参数条件下,使得非线性能量阱的振动抑制效率达到最佳,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为了提升能量阱在工程领域的实用性,基于相轨迹法研究结构受正弦激励作用时双线性迟滞非线性能量阱的能量定向传递问题。通过判断系统振动方程平衡点在相轨迹图中的位置定性分析响应特点,间接分析系统实现能量定向传递触发条件;提出一种基于Hilbert变换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在系统参数未知的情形下,通过振动响应逆推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考虑到正弦激励频率难以满足迟滞非线性能量阱共振要求的问题,基于含迟滞修正项的增量谐波平衡法研究了非共振区域内能量阱的振动抑制特性。研究主结构受到窄带随机激励作用时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耗散问题,基于随机平均法将系统写成具有标准形式的Ito方程,通过路径积分法给出与系统结构参数有关的概率密度求解思路。结合相应的确定性激励下能量阱结论,分析当窄带激励幅值和扰动强度与质量比同一量级时,系统位移响应特点、能量定向传递触发条件与外激励幅值和扰动强度之间的关联性。通过与最优线性减振器能量耗散率的数值分析,评价能量阱对窄带随机激励振动抑制效果。对于耦合非线性能量阱的单自由度系统在简谐和白噪声叠加激励作用下的振动抑制问题,通过复变量平均法和两点割线追踪法求解只受正弦激励时系统的频响函数,并预测白噪声作用下能量阱的能量定向传递机理;通过四阶随机微分Runge-Kutta法,数值分析不同谐和白噪声强度下振子Poincare映射演化规律,讨论受简谐和白噪声叠加作用的系统响应特点;通过小波变换揭示在小噪声强度条件下,耦合非线性能量阱系统存在能量定向传递可能性;基于径向基函数无网格法,数值研究和分析系统的概率密度演化规律,阐明能量阱在随机扰动下振动抑制机制。
其他文献
<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中,"光的粒子性"一节,通过光电效应的研究分析,说明光的粒子性.教材中先通过演示实验,紫外线光照射锌板,使锌板带电,引出光
护理工作把对病人的关怀作为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热情的护理服务、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护士(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及精湛的护理
为了深度挖掘小说《龙翼》中人物身份焦虑的根源及身份归属问题,依托后殖民理论为框架,分析《龙翼》中华裔移民文化身份焦虑成因脉络及其身份归属导向,重点探究叶祥添如何联
目的 探讨中药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6例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中药结合康复疗法;对
人类对速度的追求和军事需求的推动,使得高超声速飞行技术在学科发展与工程应用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对高超声速气动热力学和
[本刊讯]自去年以来,洛宁县中医院在按病种付费治疗中,中医药临床应用成为绩效考核的刚性指标,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独特魅力得以充分彰显。"中医创品牌,特色谋发展!"洛宁县
<正> 根据市“残联”部署,1996~1998年我们对全市盲人进行了普查,共786人,其中自内障致盲的519人,占致盲原因首位,其次为角膜病及遗传性眼病。目前仍是消极地等待成熟后手术治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加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理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期间一共收治了外科手术患者138例,将所有的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69例患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