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钾变化与产量效应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使用越来越多,针对目前农田土壤养分不断积累,磷、钾肥的增产效应逐渐降低的问题,本文以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和人为活动等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作为切入点,将宏观土壤磷钾养分变化与其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产量效应的田间试验相结合,统计分析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以藁城、新乐和武强3个县(市)为例,分析了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中山麓平原区、低平原区2个区域30年间土壤养分的变化与农田磷、钾养分输入输出的平衡状况。通过对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磷钾肥施用量、土壤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严密相关。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CO2浓度升高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已经开始影响到陆地生态系统,并将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继续产生影响。有
高光谱遥感的兴起,是人类在对地观测方面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之一,它的出现大大拓宽了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使得原本在宽波段遥感中无法探测的物质能够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高光谱遥感是指在电磁波谱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获取许多狭窄而连续的光谱数据,使得这些光谱数据蕴含丰富的辐射和光谱信息,能更好地描述作物的“红边”特性,区分叶片中的不同生化组分、含量及变化情况。因此,高光谱遥感在农作物的分类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