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航》(1920)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小说,当她1907年开始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英国在海外的霸权地位从表面看还是很稳固的。但是,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关于父权制与帝国主义的批判思想的萌芽却应该引起评论界足够的重视。因为伍尔夫其后的作品,比如《达洛卫夫人》、《海浪》、《三个基尼金币》等,都体现着这种思想。尽管有很多关于《远航》的评论,但是大多数评论都把其中的“远航”看作是主人公内心成熟历程的比喻。如果仅仅把该小说看作是关于心理成长的作品,其所独特的故事背景——位于神秘的南美的一个小村庄,则只是一个有着“异国情调”的故事背景而已。然而,故事的主人公,雷切尔,这个来自大英帝国中产阶级的白人女孩,在经历与特伦斯的爱情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殖民地与大英帝国关系的影响。本论文认为,伍尔夫在《远航》中所表达的帝国主义意识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她承认自己作为帝国的成员,有着天生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她对这种大英帝国的制度也提出了反省。同时,她作为一名帝国内的女性,本身既是宗主国男权文化压迫下的牺牲品,却又在面对殖民地的妇女时成为了压迫者。因此,伍尔夫对于性属问题,帝国意识以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探讨是非常深刻的。本文主体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分析了帝国主义与经济、军事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通过阐述小说呈现的殖民地贸易活动,指出帝国扩张最初的原因就是对殖民地经济的占有;其次,正是因为想要最多地占有物质利益,帝国扩张开始在政府的措施下使用武力手段;其结果是,正是通过关于尚武思想的宣扬,进一步加剧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剥削。第二部分探讨了性属问题与帝国主义的关系。雷切尔作为一名大英帝国中产阶级女性,既要面对帝国内的性属压迫,又在殖民地成为了压迫者。因此,宗主国的女性和殖民地的女性所面对的性属上的压迫以及这两个群体之间复杂的关系将会在该章中得到较为充分的讨论。第三部分则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引出了伍尔夫在《远航》中与有关父权制和帝国的传统文本进行的对话。在小说中,伍尔夫引用了很多传统文本中的典故,本章将会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伍尔夫对这些传统文本的态度,并引出关于试验性的写作手法的讨论,即“沉默”的写作手法,通过这些讨论,提出“沉默”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对传统文本更强有力的批判。总之,雷切尔的成长经历不仅仅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更多的是体现了伍尔夫本人对帝国主义的看法。一方面,她作为大英帝国中产阶级的成员,本身有一定的优越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经济、军事、政治、性属与帝国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她也对大英帝国所存在的体制进行了反省。由此,伍尔夫第一次开始了在作品中与有关父权制和帝国的传统文本进行对话。《远航》虽然是伍尔夫的第一部作品,其中所体现的帝国意识却对其以后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