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加入WTO组织后,经济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到2006年,中国就要向外资银行开放全部人民币业务,因此,从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到2004年,金融改革已经聚焦银行业,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先后获得国家注资,走上股改的道路,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也在紧锣密鼓筹划股份制改造。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方案中指出,要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明确了我国邮政储蓄的改革方向。邮储资金的商业化经营问题也就成了邮储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邮政储蓄机构现状的分析入手,指出其原有资金经营模式的局限性,认为必须借鉴国际经验,从资金运营模式、运营方案、管理系统、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实施全面的调整。目前,我国邮政储蓄资金商业化经营趋势不断加强,本文通过对邮政储蓄资金运营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资金运营中存在的局限性,即资金经营手段单一、资金经营经验缺乏、资金经营机构缺陷。因此,面临当前政策与经济环境,为适应商业化经营的大潮,本文提出邮政储蓄应充分借鉴日本、德国等邮政储蓄资金经营经验,将资金经营模式定位于以批发业务为主,适当拓展个人零售业务。同时,为确保资金商业化运营的成功实施,本文认为邮政储蓄应加强资金经营的风险控制,重点从批量业务和零售业务两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并注重加强内控稽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