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的热安全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6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电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它与火电以及其他清洁能源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核电也有缺点:由于核物质的放射性,导致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从第一座核电站的建立到现在核电技术的发展已日趋成熟,核反应堆的安全性是显著的。但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对核电安全建立的信心再次动摇。因此,核反应堆的安全问题仍然是制约世界核电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在核反应堆中设计了三道屏障,从里到外依次是:燃料包壳、一回路边界、安全壳。其中压力容器是放置堆芯并承受巨大运行压力的设备,它是第二道屏障中的关键设备,反应堆熔堆将会极大地破坏压力容器的完整性。为此,本文拟研究压水堆核电站冷却剂丧失引发熔堆事故工况下,堆芯熔融物对压力容器的烧蚀破坏过程。理论上建立了堆芯熔融物在压力容器下封头的分层传热模型,建立二维导热偏微分方程,采用数值差分方法,编制FORTRAN程序,计算出压力容器下封头的壁面温度场,得到了在事故发生后一定时间内下封头壁面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壁面被熔融烧蚀的变化过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文在研究熔堆事故下压力容器的非稳态烧蚀计算过程中,首次将移动边界模型运用到该问题中。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压力容器壁面与堆芯熔融物接触的部分中,壁面厚度减小最快的区域是压力容器内壁与氧化物熔融池上部接触的部分,而在氧化物熔融池下面的部分变化比较小。这是由于氧化物熔融池向压力容器下封头的传热热流是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的,而热流越大,其温度上升越快,因此被熔化的节点就越多。事故发生后15000s,压力容器壁面最薄处仅为2cm,这发生在处,接近金属熔融层与氧化物熔融池的交界面。也就是说,该区域是最危险的,在以后的时间,如果不及时采取冷却措施,压力容器极有可能被熔穿。这些结果对了解熔堆事故的发展进程,以及预测压力容器的热危险点并加以适当的监测,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为设计反应堆熔堆事故的预防和缓解设施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孙悟空的原型是由宗教、民族、时代、文化等多重因素综合形成的艺术符号,经过元、明、清等朝代的流传和变异而孕育的形象颇具典型的民族性。孙悟空形象在传统阶段、传承阶段
招仙观遗址属井冈山铁路工程建设考古发掘项目,调查时初步判断为宋~明清时期一处古村落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应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其中墓葬形制、随葬品和以往发掘的资料相吻
基于矢量控制原理,介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测量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借助于同步伺服系统实现电机相关参数的测量,不需要特殊的仪器,也没有特别的测试要求,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参
20世纪的中国,群星闪耀。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史称“宋氏三姐妹”,可谓是这个世纪的璀璨明星。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舞台上,“宋氏三姐妹”随同她们的丈夫.以个人的突出才华和贡献
歌剧《山村女教师》的故事发生在南方的贫困山区,县城长大的杨彩虹追随男友来到蓝溪村当了一名山村小学教师,男友李文光却因走出山外继续求学,渐渐不满于山村的贫困。婚礼前夕,李
本文主要将目前国外菌种保藏,特别是真菌和酵母的保藏的发展状况作一介绍。取材着重于各种菌种的保藏方法、原理、技术要点、近期的改进和应用效果,对于液氮超低温保藏则较详
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简称ICF)是人类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其中ICF驱动系统中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的加工质量是ICF系统性能的关键,所以对大
随着粒子输运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和研究领域正在进一步拓宽,然而所有这些研究都希望能够精确获得中子通量的精细分布,但由于现在核技
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措施,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和引导的作用,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作为国有企业,央企的稳健性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
由于现在的核动力装置的设备和系统十分复杂,性能与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并且,核动力装置的强耦合性、非线性和动态特性不同的特性,使其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随着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