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三角法的转炉液位测量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ju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炉出钢时,转炉液位测量、控制与生产效率、钢水收得率、钢水质量以及现场人员安全有直接关系。由于钢水1700℃时辐射能量高,现场多尘的恶劣环境都使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在强辐射背景下实现光学测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目前都是用人眼观察钢水液位,人长期观察不利于人眼健康,并且需要观察者经验丰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三角法的转炉液位测量方案,可以实现对转炉液位实时测量。其研究内容如下:
  (1)激光三角法转炉液位测量系统设计,其中主要包括光学系统结构及软件设计。根据光学系统结构与的系统测量范围、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现场测量要求确定光学结构参数。
  (2)转炉液面辐射CCD响应分析及实验模拟。通过对转炉液面辐射在CCD中的响应分析,确定激光的波长、激光结构以及窄带滤光片参数,从而有效滤除400-410nm之外波段的辐射在CCD中的响应。采用灰度对比法,选择合适光源,让其在特定波长范围内辐射能量与转炉内钢水辐射基本相同,实现强背景辐射模拟。通过放置扩散板解决了光源不均匀的问题并且通过调节电流实现了亮度可调节的背景辐射模拟。
  (3)强背景辐射下弱激光信号的提取。通过对激光信号进行调制,有效滤除强背景信号;通过理论推导得出调制激光方波信号为最优波形并通过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得出方波信号周期对激光信号提取的影响,选取合适周期;通过算法设计消除继电器延时影响;通过对线结构光的特征分析采用亚像素精度方法提取光条中心,从而得到准确的激光信号,为计算液位提供了有效信息。
  (4)转炉液位测量模拟实验。通过分析转炉转动对液位测量影响,引入转炉倾角,从而得到转炉液面与炉口的距离;搭建转炉液位模拟测量实验平台,对转炉液位与激光信号进行了标定,通过对转炉液位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系统精度为±5mm,响应时间为100ms,可以实现在线实时测量。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因此水位和流速的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水资源紧缺的区域,可以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利用,合理分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在水资源过剩的区域,可以藉此设置安全警示,在特殊情况下提醒人们远离危险,起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针对我国东北偏远地区水质浑浊、通信方式落后、设备维护困难等情况,拟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水位和流速的测量,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图像识别水位
学位
工业锅炉炉膛温度场的测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锅炉燃烧的基本要求在于建立和保持稳定的燃烧火焰,确定炉膛内部各点的温度分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温度检测方法因其测温区域、实时性、使用寿命等限制,很难应用于炉膛温度场的测量,基于声学法的温度场重建技术具有非接触、测量空间大、测温范围广、可连续实时测量、维护方便等优点,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测温方法的不足。  考虑到声学测温方法应用于炉膛温度检测时,由于声学
学位
超声波探伤技术以其指向性好、能量高、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钢铁、木材、非金属等固体材料的无损检测中。但是在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时,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探伤设备笨重,需有较好作业环境以及高水平的操作人员;第二,由于测量盲区的存在,不能准确定位近表面缺陷,且在分析缺陷时,对缺陷的尺寸、形状等的分析较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性的进行了如下工作:  首先,研制了超声波固体探伤系统。设
学位
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为了保障铸坯质量,需要在钢包浇注过程中进行在线下渣检测。电磁式下渣检测是依靠钢水与钢渣电导率的不同,在激励线圈产生的激励磁场中,接收线圈会产生不同的感应电压,以此来判断下渣情况的检测方法。传感器线圈的激励参数是检测出下渣的关键,也是设计电磁式下渣检测系统的关键。本文主要基于电磁检测理论,通过对感应电压变化规律的研究,确定出传感器线圈适宜的激励参数,设计出电磁式下渣检测系统。  主
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件,光纤传感器以光作为传输介质,有着抗电磁干扰、耐腐蚀、小体积、高集成度、高灵敏度等其他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其中,微纳光纤可借助其强烈的倏逝场实现对外界环境的高灵敏度响应,微纳光纤传感器在尺寸、灵敏度、分辨力、响应时间等方面,有着高于普通光纤传感器的优势,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已发展成为先进光纤传感技术的主要分支和前沿方向之一。  本文基于二氧化硅微纳光纤的力学、热
湿度,作为环境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工农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湿度检测对传感器的精度、稳定性及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光纤湿度传感器具有尺寸小、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快以及抗电磁干扰等诸多独特优点,能够适应的苛刻环境,并且可实现远距离传输,现已蔓延到生物医学、食品安全、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基于光的干涉及传感理论,结合湿度敏感材料,提出基
管道是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流量下,用于运输流体介质的一种特殊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行业生产及燃气系统、供暖系统等公众生活之中。温度、压力和流量是流体管道结构的三个重要参数,关乎工程生产的安全及效益。然而,目前市面上用于温度、压力和流量单参数测量的各类传感器已较多,而三参数同时测量的一体化传感器较少。同时,传统电式的各类传感器在工作时易产生电火花,无法用于对易燃易爆流体的检测。  
气力粉体输送技术已经在冶金、电力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质量流量、速度等流动参数是反映气固两相流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对工业生产过程,尤其是对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节约能源至关重要。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大型高炉的两贴过程运行信息的高性能检测方法研究”为研究背景,以柳钢2#高炉煤粉喷吹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柳钢喷煤系统输煤总管输送距离长、输煤总管尺寸大及煤种频繁变换的特点,设计了一种
学位
水分检测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检测水分的方法纷繁多样,而近红外法随着近20年的迅速发展以其连续在线、非接触测量、响应速度快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近红外水分仪一般基于朗伯比尔定律采用反射式结构设计,用切光盘调制光谱,在稳定性和精度上还有待提升。为拥抱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高端设备的国产化甚至弯道超车,我国大量科研机构对近红外水分仪进行了研究。  本课题针对传统近红外
人免疫球蛋白G(IgG)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抗体,含量高于或低于人体正常值会导致某些疾病,其含量的高低往往作为免疫性疾病的参考值,所以对人IgG浓度的检测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电化学法灵敏度低,荧光标记法影响生物分子活性、检测时间长,商品化的检测仪器价格昂贵、体积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倾斜光纤光栅(TFBG)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基础上,提出氧化石墨烯和A蛋白共同修饰的TFBG-SPR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