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火灾事故概率风险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wmy0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地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方法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21世纪开创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新纪元。但是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已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地铁火灾事故。地铁车站作为城市重要交通工具聚集着大量的乘客,同时由于其地下建筑结构的特性,导致地铁车站火灾事故发生时很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根据概率风险评价理论,对地铁车站火灾事故进行模拟,计算各火灾场景疏散过程中人员死亡的概率,进而对地铁车站火灾事故的社会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价。针对火灾的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双重特点,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作为核心计算方法。 本文以天津地铁一号线小白楼车站作为典型研究对象,设定其火灾事故场景。综合考虑火灾烟气发展和人员疏散过程,通过火灾大涡模拟及其他计算模型,建立了基于火灾发展时间模型、报警器探测时间模型和人员运动时间模型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极限状态方程。并通过对统计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方程内各参数的概率分布情况。根据得到的极限状态方程和参数分布,对各火灾场景进行蒙特卡罗模拟。通过对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模拟结果,计算疏散过程人员死亡的概率,结合地铁车站火灾原发概率,得到地铁小白楼车站的社会风险值。对比风险标准,对小白楼车站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小白楼车站现有车站设计基本能够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安全性比较高。 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了基于概率风险分析理论和蒙特卡罗模拟的地铁车站火灾事故概率风险分析方法,为地铁车站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且具有操作性的定量方法,对今后地铁车站的安全性能化设计及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水体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矿体开采前对丌采后的地表变形进行模拟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充填采空区是水体下开采中保护地表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为实现
随着煤矿开采不断地向深部发展,岩石的流变性也越来越明显,特别表现在煤矿深部开采过程中。本文在国内外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岩石的流变性质,从流变模型的构建和深部开
在我国即将实现第六次铁路大提速的背景下,西部铁路开始新线的修建及既有线路改造以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线路上的行车密度、列车运行速度以及列车牵引重量将会增
为筛选出适用于防除黄芩田杂草的除草剂,进行黄芩田施药试验,调查土壤处理除草剂二甲戊灵、氟乐灵播前土壤喷雾、播后苗前土壤喷雾的除草效果,以及茎叶处理除草剂精喹禾灵、
乔庄油田经历了弹性开采、注水开采等阶段后,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气水在地下的分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油气挖潜的重点对象转为较为分散而局部又相对富集的剩余油。
当前,印染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企业管理层到了车间执行层,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印染企业基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需要,积极实施信息化改造,一些印染企业在企业管理层引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但是对印染车间的信息化管理仍然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究其原因:一是印染车间需要解决大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传递问题,现有数据采集技术难以解决;二是企业管理系统与车间数据采集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存在一定的
针对黑龙江省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现状,从政府财政预算支持、体系运行管理机制和解决监测与技术指导不到位问题三方面入手,创建了黑龙江省省级全覆盖监测预警体系,并
近年来,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在国内外的发展十分迅速,压缩机构是其核心部件之一。本文首先从垃圾车的分类、结构以及国内外垃圾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阐述,指出国内垃圾车在发
本文就巷道围岩破碎区与塑性区内的裂隙扩展、弱结构破坏效应、非均称控制机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裂纹的产生与发展并非巷道失稳破坏的直接原因,在生产现场中几乎所有
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论文针对矿井突水事故中的突水路径以及突水范围进行研究,一是研究了突水水流在不同时刻蔓延到的水位与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