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外汇储备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汇储备变动的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的变化,而国际收支的变化正是参与分享世界经济发展能力的体现。发展中国家大都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工业化的;其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国际竞争能力的变化,都在主导着一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外汇储备变动就是这一变化的结果。在分析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外汇储备变动时,文章采用历史地、动态地视角进行研究,并把定量方法融入定性分析之中。文章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外汇储备,工业化与最优外汇储备,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经验研究等。国际货币体系自身的演变对外汇储备的各方面都是有影响的,其自身的不对称性对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规模、结构、管理都有负面性的冲击;汇率制度作为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工业化与最优外汇储备这一章,文章首先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特点,并给出了一个适度储备规模模型;本文认为最优外汇储备是同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储备规模,同时达到储备结构、币种选择和管理的最优化,这就决定了在确定发展中国家的最优外汇储备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比较分析以发展中大国为样本,从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金融市场政策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巴西、韩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外汇储备。在最后一章中,文章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外汇储备问题进行了探讨性分析,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外汇储备规模大幅攀升进行了剖析,着重分析了“两缺口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演变;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工业化进程和外汇储备规模之间的演进趋势,对中国的最优外汇储备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究和实践分析;并给出了一个有关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在于,把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纳入了工业化范围之中。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时代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出现了与以往工业化的不同路径选择。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开放效应”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国际收支范围,全球化带来的“动荡效应”促使发展中国家的主动储备意愿增强。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繁荣与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竞争实力的强弱.而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处
简要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的起源及内涵,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现状,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目的探讨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健康促进活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高校大学生健康促进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健康促进活动参与意向量表"、"影响健康促进活动参与因素
在幼儿阶段加强养成教育,让学生养威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广大教师与家长所共同关注与不断追求的目标。那么在幼儿阶段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自20世纪90年以来,网上证券交易在世界范围内对全球的证券交易甚至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传统的证券交易手段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证券法律制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时
文中介绍了用橡胶材料制造的压敏型电缆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上有正负电极。当压敏传感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引起一对电极相互接触时,传感器便进入‘ON’状态。该传感器采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