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板头曲是河南弦索乐合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三弦、琵琶、古筝等合奏的器乐曲。板头曲主要流传于河南南阳一带,属中原文化之瑰宝。板头曲曾经在中原大地盛极一时。然而,随着现代化文明的高速发展及多元文化的日益繁荣,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逐渐增多,加之对板头曲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比较欠缺,使得板头曲一改往日盛行的境况,日渐衰落,以致一度陷于濒临失传的危境。2006年,板头曲被列入国家第一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举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2008年,宋光生先生被文化部任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板头曲代表性传承人。至此,对于板头曲音乐的传承与研究自上至下有了一个明确地认证。板头曲在得到国家重视的同时,也表明了其衰落的现状。以往对板头曲音乐的研究,大都比较客观---或从音乐本体、或以史料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缺少立足于传承人的角度,展开的深入实地调查。通过对宋光生先生传承个案的深入调查研究,力求深刻、准确的把握河南板头曲的传承脉络和艺术特征,并针对古筝这一乐器进行分析研究,力争为板头曲的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分别从河南板头曲的历史环境、研究现状、板头曲音乐与大调曲子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板头曲做了系统的介绍。第二部分对河南板头曲的传承现状加以梳理,重点通过对传承人宋光生的跟踪访谈,分析总结有关板头曲的传承及音乐本体特点。第三部分则重在分析研究板头曲演奏乐器古筝的演奏技巧及其特点。第四部分通过宋光生先生个案的调查,对板头曲音乐的发展进行一系列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