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下的最优调度模型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ncom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污染与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峻,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受到各界的关注。电动汽车部分或全部由电能作为动力来源,具有很好的节能减排作用。目前,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已初具规模,随着更多电动汽车的投入,电动汽车接入给电网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因此,研究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问题,对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具有深远的实际价值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分析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的影响以及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特性,建立了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下的经济调度模型。  分析了电动汽车的接入对电网的影响,电动汽车的数量、充电的时间地点以及功率、用户的驾驶行为、原有负荷特性等因素使得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针对以上不确定性,研究了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技术,在对大规模电动汽车行驶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运行特性,提出了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下的经济调度模型,以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引入电动汽车充放电互补约束,提出的最优充放电模型在使系统发电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可解决电动汽车何时充电、放电、以及充放多少电量等相关问题;在确定开始充电时刻时,主要以拉平负荷曲线最小负荷为目的,把汽车充电时段尽量规划在负荷曲线上滑动平均值最小的时段,建立填谷模型;以分批分时段方式为实施,以填谷后修正负荷曲线为基础,以降低最大负荷为相应目的,建立削峰模型。  对所建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可得:按照两段或者一段模式进行充电,则会导致系统总发电成本比较高,同时会使峰谷差相应地变大,如果采取最优充电模式,最大程度上可以使峰谷差降低25%。对大量电动汽车充放电进行合理优化,能够减少系统发电成本,有效降低峰谷差,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电动汽车采用最优充电方式完成其充放电过程,则具有一定的减排作用,如果参与优化的车辆越多,其减排作用就会越明显。大量电动汽车参与优化以后,具有比较明显的削峰填谷作用。当系统参与优化的电动汽车为20万辆时,可以降低调峰成本约为13.51亿元,因此电动汽车具有非常可观的调峰效益,能够明显地降低电网调峰投资。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大量消耗着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即将耗尽。能源危机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变更能源的消费结构,推动
由于人们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化石能源危机日益突出,使得分布式发电系统成为21世纪电力领域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和负载间的接口,电力电子装置成为了分布式发电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基于三相并网系统,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基于电力电子的并网和切换控制技术。论文首先建立了基于LCL的三相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指出在旋转坐标系下d轴和q轴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在静止坐标系下α
激光推进是利用激光与工质相互作用产生高温高压的气团反喷以获得推力,推动空间飞行器前进的新概念推进技术。传统的激光推进走向实用,需要平均功率百MW量级的激光器。受到激光
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配合集中联锁硬件,实现高可靠控制功能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铁路运输部门信号控制体系的重要基础设备,对保证行车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计算
合成绝缘子具有耐污闪、湿闪性能好,重量轻等优点,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合成绝缘子优异的耐污闪性能源于其外绝缘材料硅橡胶的良好憎水性,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污秽、潮湿、放电等因素经常引发憎水性下降甚至丧失,导致合成绝缘子污闪电压显著下降而引发闪络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迫切需要有效检测、评估合成绝缘子的憎水性,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本文基于当前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