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意象与“五色体系”双重控制的北京老城色彩规划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zhang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是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古都,堪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代表之作。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这座古老城市的风貌也受到巨大冲击。随着2017年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实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成为新时期北京总体规划的重要任务。由于城市色彩规划是北京城市风貌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日益受到城市管理者、规划者和市民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仍以视觉层面的控制为主,缺乏在深层心理学层面的研究,与人们体验城市色彩的感受相去甚远。为此,本论文第一章首先对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界定,对研究起源和意义、内容和目的进行阐述,并对中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其各自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开始从知觉层面、无意识层面和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三个方面,对城市色彩规划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第三章从整合知觉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城市色彩规划理论角度出发,在借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综合色彩学、色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中国传统的“五色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市意象与“五色体系”双重控制的城市色彩规划理论框架。宏观层面,对色彩意象进行总体定位,确定城市主色调和色彩谱系。中观层面,依托城市空间结构,确定城市意象空间骨架,科学划分控制层面,准确划定控制范围与控制力度,结合公众参与,合理进行空间色彩的主次重点的筛选,并对重要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进行圈层色彩范围界定和属性定位,结合中国传统施色方法确定相应图谱范围。重点打造节点和道路,以点带线,营造小的色彩聚集点。逐级减弱控制力度,对次要区域的边缘地带,在不影响整体视觉环境效果下,采用弹性控制。微观层面,引导构筑物、景观绿化、城市交通场所、交通工具、户外广告以及街道家具的用色,充分考虑其色彩与面积、造型、尺度、材料的关系。第四章第五章则选择北京老城天坛街道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在分析该区域色彩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该理论运用于该地区色彩规划工作,总结出结构控制和圈层渐变双重控制的城市色彩规划方法,为未来北京老城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及色谱的编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最后,指出将色彩规划与人的感受进一步紧密结合、制定可实施的色彩规划是未来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乳腺癌是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首位的重大疾病。对于缺乏雌激素、孕激素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无法采用激素治疗和HER2靶向药物治疗,紫杉烷类化疗药物仍是其临床首选之一。然而传统剂型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对所有快速分裂的细胞均具有非选择性的毒性,导致全身用药治疗效率低并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极大地
免疫治疗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策略,但其临床疗效与肿瘤组织的微环境密切相关。肿瘤组织呈广泛的乏氧状态,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引起免疫抑制,诱导肿瘤细胞引发免疫耐受,影响抗肿瘤免疫应答。临床上,光动力疗法和放射动力治疗手段能够将肿瘤部位的氧气转变为活性氧,诱发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CD),从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但是肿瘤组织的乏氧微环境严重制约其产生活性氧的能力,肿瘤组织错综复杂的基质屏障
微塑料(<5 mm)是一种目前在各个环境中被广泛检测到的新型污染物,近些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微塑料粒径小、数量多,进入环境后表面积逐渐增大,疏水性增强,使多种污染物、微生物及重金属固定在土壤环境中,同时微塑料易被生物摄食,在生物链中积累,对各级营养级土壤生物产生负面作用。现在国内外对微塑料的关注重点在于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土壤环境如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相关研究很缺乏。而土壤是人们生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当今世界上发展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同质化的更新方式使得中国传统城市文脉和肌理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城市风貌特色正面临着巨大的
点阵夹层结构是由刚性面板与轻质芯体连接组合而成的轻质结构,点阵夹层结构集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功能设计于一体。在具备较高的比强度与比刚度的同时还兼具隔热、降噪、减震等多功能特性。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强韧、轻质结构。本文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以三维Kagome周期性胞元为芯体的点阵夹层结构,具有一体化制备、快速成型等特点。通过对点阵夹层结构压缩行为及吸能特性的试验与有限元仿真分析,不断优化夹层结
沉浸式体验是人类本能的、身体化的知觉体验,由20世纪50年代的迪士尼主题乐园开启的沉浸式娱乐产业,近年来呈现出规模化体系化的趋势,并迅速地发展并占领市场。包含主题乐园、文化旅游、商业娱乐、主题游戏、艺术展览等多样门类的沉浸式娱乐产业,其空间展现出一种互动性强的、亲密的、叙事性的趋势。创造者如何在创造的“新世界”的环境中提高观众的自主互动欲望、加强体验感并完成亲密的叙事是沉浸式剧场创造者面临的巨大挑
本文以乡镇地区的集市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个集市的实地考察以总结当下乡镇集市场所的空间现状,并研究集市活动中赶集者的行为特点,并分析其行为在空间中的呈现规律,以此为基础来探索乡镇集市的空间设计策略。第一章提出乡镇集市研究价值。首先引出乡镇集市这一研究对象,指出其具有的重要经济与文化功能,并指出当下传统集市所面临的发展与转型挑战,得出当下进行乡镇集市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回溯过往学者对中国农村地
当下人们渴望体验具有丰富感知的建筑,而科技的发展促使当代有着丰富的视觉影像,使建筑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视觉来体现。但一味追求视觉效果以吸引大众目光,却未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渴望能够重新回归真实世界,由此现象学成为建筑界的关注学科。也由此出现一批关注感知层面的建筑师,他们强调身体的在场性,并基于现象学理论创作出大量优秀建筑作品。同时,艺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模式,打破
在过去,人们与细菌进行着激烈的斗争,面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人们通过研发疫苗,改善卫生环境和使用抗生素等手段与细菌抗争。人们曾乐观的称抗生素为“特效药”,但过多的使用和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寻找和开发对抗细菌感染的新方式迫在眉睫。近红外光(NIR)是一种治疗细菌感染的新方法,具有广谱抗菌性和对人体组织无伤害等优势。二硫化钼(MoS_2)因其具有分散性良好,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和光热效应较
自停车楼首次在我国境内被建造使用,到现在不足40余载,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激增的背景下,凭借其在停放效率、综合成本等方面展现出的优势,已经成为解决当下和未来城市停车问题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就当前自行式停车楼在我国城市中的发展使用状况来看,其建造重点与设计观念依旧局限在停车指标上,对所处城市的整体环境和使用者欠缺一定的关注和思考。因此,本文根据自行式停车楼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希望借助“适应性”设计理念,